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字学音篇

文字学音篇

五章。钱玄同著。钱玄同(1887-1939)原名夏,字中季,少号德潜,后改掇献,又号疑古。浙江省吴兴县人。1906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学习师范。1908年起,从章太炎学习国学,精研音韵训诂及《说文》之学。返国后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尚著《国音沿革六讲》、《说文部首今读》、《说文音符今读》、《说文段注小笺》等。是编是钱氏1917年在北大预科讲授音韵学的讲义。全书共分五章,首论“纽”、“韵”的一般概念。次以主要篇幅阐述《广韵》的声、韵、等、呼,以及二百零六韵与韵摄的关系,讨论了反切的起源、方法和弊病,介绍了古音十九纽和二十八韵之说及当时新兴的“注音字母”。书中把古今字音的演变分为六个时期: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现代,其中两汉可附于周秦,魏晋南北朝可冠于隋唐宋,元明清可与现代合而为一。钱氏认为把声纽的发音部位分为五音、七音、九音均不尽合理,而把喉音命名为深喉音、牙音为浅喉音(晓、匣归于此),把舌头、半舌、舌上合为舌音,把齿头、正齿、半齿合为齿音,把重唇、轻唇合为唇音。钱氏把《广韵》韵类析为三百三十九类,合为二十二摄。采用黄侃之说把古韵分为二十八部,声纽并为十九类。《文字学音篇》是一部全面论述音韵之学的著作。钱氏曾师事章太炎,同时亦受到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等西方学者的影响,因此是一部由传统语言学向现代语言学过渡的作品,曾产生很大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1918年初版。

猜你喜欢

  • 方言类聚

    四卷。明陈与郊撰。陈与郊(1544-1611)字广野,号禺阳,又号玉阳仙史、高漫卿、任诞轩、隅园,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工诗,好戏曲创作,有《昭君出塞》等

  • 广雅书院藏书目录

    七卷。清廖廷相编。廖廷相(约1860-1920),广东南海人,清末民初目录学家。光绪进士,入翰林,为词章,编《广雅书院藏书目录》七卷。正文卷一为御制敕撰书;经、史、子、集四部各一卷,下分类;卷六为杂著

  • 春秋摘微

    一卷。唐卢仝(795?-835)撰,清李邦黻辑。卢仝,号玉川子,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唐代诗人。家贫好著书,初隐少室山,不求仕进,征谏议大夫,不应。曾作《月烛》诗,讥讽当时宦官,韩愈称其工。甘露之变,

  • 礼记正义

    六十三卷。汉郑玄(127-200)注,唐孔颖达(574-648)疏。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今山东高密)人,汉代经学大师,世称“后郑”,以别于郑兴、郑众父子。曾入太学学习今文《易》和《公羊》学,又从张恭

  • 表忠记

    清丁耀亢撰。丁耀亢,生卒年不详,字西生,自号野鹤,山东诸城人,明代诸生。清顺治五年(1648)入京,由顺籍拔贡,官至容城教谕。颇负诗名,著有《丁野鹤诗抄》十卷,另著有《出劫纪略》、《续金瓶梅》等。传奇

  • 说文引群说故

    一卷。近代郑文焯(1856-1918)撰。文焯字叔问,号大鹤山人,山东高密人。光绪间侨寓吴县。著有《南献遗征》、《廋碧词》、《大鹤山房诗文集》等书。是书系探究许学渊源,考释所采诸说的著作。郑氏以为“治

  • 学蔀通辨

    十二卷。明陈建(1497-1567)撰。陈建字廷肇,号清澜,东莞(今属广东)人。自幼纯心笃学。嘉靖七年(1528),中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中会试副榜,授侯官县教谕。后任江西临江府学教授。四十

  • 十种唐诗选

    十七卷 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乾隆时赐名士祯,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初诗坛领袖,出身世宦家庭。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后任扬州推官,五年后调任京

  • 毛诗通考

    三十卷。清林伯桐撰。伯桐字桐君,一字月亭,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六年(1801)举人,拣选知县,改就教职,选授德庆州学正。该书虽名《毛诗通考》,实则考郑笺异义。传笺不同,大抵申毛义,

  • 施注苏诗

    四十二卷。《东坡年谱》一卷。《王注正伪》一卷。《苏诗续补遗》二卷。宋施元之撰。施元之,字德初,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平事迹均不详,仅从陆游书序中知其官为司谏。同注者为吴郡顾禧,施元之子施宿,又为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