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宋晏天章(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撰。此书共十三篇,第一篇棋局,第二篇得算,第三篇权舆,第四篇合战,第五篇虚实,第六篇自知,第七篇审局,第八篇度情,第九篇斜正,第十篇洞微,第十一篇名数,第十二篇品格,
十二卷。清李式谷撰。式谷字海匏,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深于经部之学,著有《易经衷要》、《书经衷要》、《春秋衷要》、《礼记衷要》及本书,合称《五经衷要》。本书前有道光十年(1830)
一卷。不著作者姓名。《永乐大典》题为朱熹所作。今考书中引用诸说,有朱熹《家礼》,并且有朱子之称,故非为朱子所作。钱曾《读书敏求记》说:“《家山图书》,晦庵私淑弟子之文,盖逸书也。李晦显翁得之于刘世常平
一卷。晋郭璞(276-324)撰。清马国翰辑。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博学高才,名冠一时,好阴阳卜筮之术。晋元帝时为著作郎,迁尚书郎,后为王敦所杀。王敦平定后,追赠弘
二卷。清徐家干撰。徐家干,字稚荪,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生卒年不详。官至荆州(今湖北江陵)知府。据本书其自撰《跋语》中知,徐氏早年“从军苗疆”时就已留心舆地山川之学。癸未(1883)冬,服官来鄂,
十九卷,续志一卷,清陈汝咸修、林登虎等纂。陈汝咸,康熙年间进士,康熙三十五年(1696)以翰林院庶吉士改任漳浦县知县。林登虎,邑人,曾任山西临汾县知县。按漳浦县有志,始于明嘉靖九年。万历七年和万历三十
十二卷。《外集》二卷。明郑心材(约1590年前后在世)撰。郑心材,字敬仲,号恩泉,浙江海盐人。刑部尚书郑晓之孙。光禄寺少卿郑履淳之子。年五十以荫补官,官至江苏应天府(今江宁)治中。是集为其婿项皋谟所校
十七卷。董仲舒(约前179-前104)撰。繁露亦作蕃露。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西汉著名思想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少治《春秋》,下帷讲学,三年不窥园。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举贤良,对以天人三策
六卷。清杜贵墀撰。杜贵撰字吉阶,别字仲丹,湖南岳州人,生卒年未详。该书考证古礼颇多新说。如说君亲重丧,限定服丧期是一般服丧期两倍的时间(即“再期”)。这是不合道理的:期丧十五月禫,再期或二十五月、或二
十四卷。明吴梦晹撰。吴梦晹,字允兆,浙江归安(今吴兴)人。生卒年不详。布衣。射堂为其所居之室。是集为其曾孙吴自岩所编。末附朱大复等挽诗。大复自注,称梦晹年老气衰,颇有文通之尽,没后友人检其遗稿,大半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