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堂问目

易堂问目

四卷。清吴鼎(生卒年不详)撰。吴鼎字尊彝,号易堂,江苏无锡(今无锡市)人,吴鼐之弟。乾隆九年(1744)进士,以荐举经学,授国子监司业,擢翰林院侍讲及侍读学士。吴鼎平生深研《易》学,除本书外,还著有《易例举要》五卷、《十家易象集说》九十卷、《附录》十卷、《东莞学案》等。本书是吴鼎为诸生时所作。六经疑义颇多,而《三礼》尤甚,因此本书就每一经选择其最难的,条举数件大事,设为问难,如已经诸儒论定的,就援引其说加以判定,如未定的,就附上自己的见解。共分十三门。首先是“郊社”、“禘祫”、“时享”、“庙制”、“律吕”五门,其次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诸经八门。在“郊社”、“禘祫”方面大多以朱熹之说为主,兼及杨复、陈祥道之说,恐怕也未必果真已论定。书中既非难郑玄注六天之说,又宣称不相信讳说,而《礼》有“蚕于北郊”之文,没有“祭地北郊”之文,又说根据圜丘在南郊,那么方丘一定在北郊无疑,《孝经·纬》“祭地于北郊”,正好能补经文所不及,这说明他还是相信纬书的。认为应劭关于《诗》的“五际”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解释完全正确,但考查《汉书·翼奉传》:“易有阴阳,诗有五际,春秋有灾异,皆列终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五际”与阴阳、灾异同称,显然不同于应劭所说。有乾隆刻本。

猜你喜欢

  • 金管集

    一卷。清顾成天(约1722年前后在世)撰。顾成天字良哉,号小崖,上海(一作娄县)人。顾成天有《离骚解》(已著录)。成天所作诗二千余首,尝以质于蔡嵩。蔡嵩为摘其中有关世教者八十三首,抄为此集。该书《四库

  • 续修汶上县志

    六卷。清闻元炅纂修。闻元炅字紫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六年(1717)任汶上知县。闻元炅掌汶上县,以邑志自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粟可仕创修后,又已百余年未修,虽山川、城郭依旧,

  • 史记志疑

    三十六卷。清梁玉绳撰。梁玉绳,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是大学士梁诗正的孙子,梁同书的儿子。《志疑》首载钱大昕元序说,“自少孙补缀,正文渐淆。……而梁玉绳生于名门,世传家学,专精毕力,参班荀,考同异,凡

  • 师伏堂集

    十二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举人出身。治学崇拜西汉传今文《尚书》的伏生,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因称“师伏先生”。曾主讲湖南龙潭书院、江西

  • 左传通释

    十二卷。清李惇(1734-1784)撰。惇字成裕,一字孝臣,高邮(今属江苏省)人。乾隆庚子进士,注选知县。治经学,尤深于《春秋》三传之学。除《左传通释》外,还著有《群经识小》八卷、《淀湖漫稿》三卷,以

  • 硕园诗稿

    三十卷。清王吴(1627-1679)撰。王昊字惟夏,别号硕园,琅邪(今山东胶南县)人。王世懋曾孙。弱冠即负盛名。后因奏销案废。一意读书,所撰《当恕斋偶笔》。时称博洽。康熙中召试鸿博,授内阁中书,诗与黄

  • 心园说

    二卷。清郭兆奎(详见《心园书经知新》)撰。此书对四书及《易》、《书》、《春秋》等摘举诠释,太过浅显,基本上属于里塾训蒙之语,别无新意。

  • 小仓山房文集

    二十四卷。《续》十卷。清袁枚(1716-1797)撰。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诗论家。乾隆年间进士,历知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县,后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于南京

  • 蓬庄诗集

    六卷。清沈虹(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沈虹字卫梁,一字谓梁,号蓬庄,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雍正举人,官句容教谕。工诗,乾隆间荐举博学鸿词不遇。本集由沈虹自编,以作诗先后为序,起康熙四十六年(1707

  • 鬳斋考工记解

    二卷。宋林希逸撰。林希逸生卒年不详,字肃翁,号竹溪,又号鬳斋,福清(现福建福清东南)人。官至考工员外郎,善画能书。除著有《鬳斋考工记解》外,还有《易讲》、《春秋正附篇》、《老、庄、列三子口义》、《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