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属辞

春秋属辞

十五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至正十七年,赵汸完成《春秋集传》初稿,因《礼记》“比事属辞,《春秋》之教也”之语,悟《春秋》之义在于比事属辞,又重新推究孔子笔削之旨,著为此书。赵汸《东山集》有《与朱枫林书》,其云:“谓《春秋》随事笔削,决无凡例”。引丹阳洪氏曰:“《春秋》本无例,学者因行事之迹以为例,犹天本无度,历家即周天之数以为度”。认为“此论甚当”。又引其师黄泽之语曰:“鲁史有例,圣经无例。非无例也,以义为例,隐而不彰”。认为“则又精矣”。又云“今汸所撰述,则是比事属辞法,其间异同详略,触事贯通,自成义例,与先儒所纂所释者殊不同。”宋濂《序》称:《左氏》之学既盛行,杜预氏为之注,其于史例推之颇详。杜氏之后唯陈傅良氏,固《公》《穀》所举之书法以考证《左传》,笔削大义最为有征,斯固读《春秋》者之所当宗”。又云:赵汸“益竭精毕虑,几废寝食,如是者二十年,一旦豁然有悟入,且谓《春秋》之法在乎属辞比事而已。于是离析部居,分别义例,立为八体以布列之。集杜陈二氏之所长,而弃其短。有未及者,辨而补之,何者为史策之文,何者是圣人笔削,悉有所附丽”。所谓“八体”,即笔削之八条原则,一是存策书之大体(订一百二十一目),二是假笔削以行权(计七十四目),三是变文以示义(计十八目),四是辨名实之际(计六目),五是谨内外之辨(计十四目),六是特笔以正名(计十八目),七是因日月以明类(计十六目),八是辞从主人(计十八目),总计二百八十五目。八篇之下各有序,以释每篇之义。其前六篇篇名即是其义例,后两篇义例在见于篇中。此书重点为《存策书之大体》。其篇序云:“策书者,国之正史也。……古者非大事不登于策,小事简牍而已。……今以《春秋》所书准西周未乱之时,其书于策者不过公即位、逆夫人、朝聘会同、崩薨卒葬、祸福告命、雩社烝尝、搜狩城筑、非礼不时,与夫灾异庆祥之感,而一国纪纲本末略具,善恶亦存其中,盖策书大体不越乎此而已。东迁以来,王室益微,诸侯背叛,伯业又哀,外夷纵横,大夫专政,陪臣擅命。于是伐国灭国,围入迁取之祸交作,弑君、大夫奔放、纳入之变相寻,而策书常法始不足尽其善恶之情矣。故孔子断之隐公,有笔有削,以寓其拨乱之志。其所谓策书之大体,而一国之本未具焉者,皆有笔而无削,使不失鲁国正史之常,所谓存策书之大体者也。……然自左氏不知有笔削之旨,为《公羊》学者遂以《春秋》为夫子博采众国之书通修一代之史者,于是褒贬之说盛行。又有以为有贬无褒者,又有以一经所书皆为非常而常事不书者,有谓黜周王鲁者,有谓用夏变周者,其失在不知有存策书大体之义而已。”此书行世后,颇为后儒所推重。现存元至正二十四年刻、明弘治重修本、明初刻本、明正德汪克锡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猜你喜欢

  • 稗传

    一卷。元徐显撰。徐显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四库提要》考其当为绍兴(今属浙江)人,而寓居于姑苏(今江苏苏州)。《稗传》亦称《稗史集传》,记载元末文人儒士王艮、柯九思、陈谦、葛乾孙、潘纯、陆友、王冕、王渐

  • 邵村学易

    二十卷。清末民初张其淦撰。张其淦字豫泉,号邵村,广东东莞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作者认为《老子》中所讲的“道”即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相传之道,与《归藏》所讲首坤之义相合

  • 破山禅师语录

    二十卷。明代释海明(生卒年不详)撰。海明,俗姓蹇,字破山,人称万峰老人。原籍渝城后迁徙大竹(今四川省大足县)人。据《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五十七记载:他“生含聪睿,质挺奇标”。十九岁在大持庵依融光尊宿为师

  • 陀罗尼杂集

    十卷。梁失(生卒年不详)译。《陀罗尼杂集》总汇有自晋代至梁代诸陀罗尼,共一百七十一种,二百六十八首。是从诸经中就此内容抄录成书,并非译自天竺。据考证此书应为万天懿所撰。据《续高僧传》那连提黎耶舍传记载

  • 周易稗疏

    四卷,附考异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汉阳人(今湖南衡阳人)。前明举人。本书是他读《周易》时的随笔记录,故每条都只举经文数字和标目,没有全载经文。遇有疑义,辄作考辨

  • 梅花梦

    清张道撰。张道,生卒年不详。作者在十七岁时,曾以明代扬州女子小青故事为题材作杂剧,咸丰八年(1858)冬天,偶然检出旧稿,因不满意少年时所作作品,故将旧稿重新改写为传奇,即《梅花梦》传奇。卷首有同治元

  • 尚论篇

    八卷。清喻昌(1585-1664)撰。此书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喻昌字嘉言,别号西昌老人。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喻氏中年读书,以治举子业,崇祯年间,以贡生被选

  • 小学句读记

    六卷。清王建常(详见《律吕图说》)撰。是书据陈选《小学集注》本,而杂采诸书疏列于其下,略如孔颖达正义之例,文颇烦芜。该书有《西京清麓丛书》续编本、及《刘氏传经堂丛书》本等。

  • 顾子义训

    一卷。晋顾夷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顾夷字里未详,为扬州主簿。旋退居穷处,为隐逸之士。侯康《三国艺文志补》,不能辨顾子《新言》与顾子《义训》为二书。考《隋书·经籍志》顾子《新语》十二卷。吴太常顾

  • 汉石经残字考

    一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方纲字正三,号覃溪,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历任编修,右中允,侍读,侍讲,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粤、赣、鲁等省学政,国子监司业,内阁学士、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