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正辞

春秋正辞

十一卷。清庄存与(详见《八卦观象解》)撰。存与是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常州学派的创始人。兼通五经,各有论述,尤长于《春秋》学。先前元代学者赵汸传《春秋》之学,认为《春秋》教有其法,即所谓属辞比事,因此以经传反复印证,著《春秋属辞》十五卷。庄存与读赵汸之书,概括其中的条目,发挥其中的经义,撰成《春秋正辞》一书。共九篇:《正奉天辞》第一,《正天子辞》第二,《正内辞》第三,《正二伯辞》第四,《正诸夏辞》第五,《正外辞》第六,《正禁暴辞》第七,《正诛乱辞》第八,《正传疑辞》第九。每篇一卷,其中《正内辞》为三卷,《正传疑辞》只有阙文一则。每卷前都有详论,然后另分子目。举《春秋》经文为纲,纲下各有小论。大体上采用《公羊传》及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并参考《左传》、《穀梁传》及群儒之说。书后附录为《春秋举例》,共十条,则摘录《公羊传》文为纲,进行论述;又有《春秋要指》,共十一条,即全书的概要、体例。该书主旨在于通经致用,阐述成败得失,故不甚讲求名物训诂,专求《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春秋正辞》对清代今文经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庄氏门人邵晋涵、孔广森、侄庄述祖以及刘逢禄、宋翔凤都受其影响,表彰《公羊传》,发挥庄氏的学术观点,形成一个阵容强大的常州学派。该书收入《味经斋遗书》(道光本、光绪本)及《皇清经解》中。

猜你喜欢

  • 周易颂

    二卷。明方时化撰。该书是方氏《易》学的第二种。上下卷各有九十“颂”,前后泛言象数,中间除个别两卦共一颂外,大都每卦一颂。颂的内容仍不脱佛家宗旨,书之体例则欲仿焦氏《易林》。《四库全书总目》据江苏周厚堉

  • 斜川集

    十卷。旧本题宋苏过(1072-1123)撰。苏过,苏轼之季子。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叔党,自号斜川居士,事迹附载于《宋史·苏轼传》。其集,《文献通考》作十卷,但世无传本。王士贞《香祖笔记》称:“康

  • 简庄随笔

    一卷。清代陈鳣(生卒年不详)撰。陈鳣字仲鱼,号简庄,嘉庆举人。藏书甚富,著有《论语古训》等书。此书主要内容是杂记书籍版本、草稿流传、音释名读等等,都是作者据自己的见闻,随见随录而成。全书共二十八节,其

  • 格致镜原

    一百卷。清陈元龙(1652~1736)编撰。陈元龙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授编修。曾任广西巡抚。在粤七年,史畏民怀。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简。工于诗文,著有《爱日堂

  • 河防疏略

    二十卷。清朱之锡撰。朱之锡(1623-1664),字孟九,号梅麓,浙江义乌人。顺治进士,历任过编修、宏文院学士、吏部右侍郎等职。顺治末任河道总督,塞黄河山阳决口,开董家口淤沙。上治河十事条陈,得允准实

  • 黎岳集

    一卷。《附录》一卷。唐李频(?-876)撰。李频,字德新,寿昌(今属浙江省)人。大中进士,诗人,官至秘书郎、建州刺史。李频为人正直,做地方官时,能抑制豪强,赈济灾民,兴修水利,颇有政绩。死后,归葬故里

  • 尔雅谷名考

    八卷。高润生撰。润生字雨人,号幕坡,固安(今谷河北)人。光绪庚寅(1890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官至给事中。是编所释谷名均见于《尔雅·释草》,《尔雅》所无者,则汇为“附考”。经文注疏,悉从阮

  • 操缦录

    十卷。清胡世安(生平见《大易则通》)撰。此书专辨丝音。杂引古书为证,兼及诗赋。书中共分四门:一是“离音弋载”,统论声律;二是“乐统博稽”,论琴;三是“遗音缀笔”,论瑟;四是“丝系衍记”,论琵琶、筝、箜

  • 黄钟通韵

    二卷。清都四德(生卒年不详)撰。都四德字乾文,号秋庄,满洲镶红旗人。是书共十篇,依次为《律度量衡》、《五音位次》、《六律》、《七均》、《五音六律相生》、《律昌名义》、《律本》、《循环为宫》、《声字》、

  • 楼居杂著

    一卷。《野航诗稿》一卷。《野航文稿》一卷,《附录》一卷。明朱存理(1444-1513)撰,朱存理,字性甫,号野航,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布衣终身,性好藏书,手自抄录,精致不苟。著有《旌孝录》。据文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