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山集
五卷。清田从典(1651-1728)撰。田从典,字克正,号峣山,山西阳城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授广东英德知县,累擢至兵部侍郎兼管光禄寺,前后共八年,常燕劳荐乡,核算清晰,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卒谥文端。是集为诗文别集。有文集四卷、诗集一卷。文集为奏疏序传等杂文,五十余篇,分四卷。诗三十余首为一卷,又附以补刻文一册,据卷首储大文序言,谓田从典所著诗文多散佚,此集所收乃其子及族属所搜集的,故仅止于此,不是全部。有康熙间刻本。《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五卷。清田从典(1651-1728)撰。田从典,字克正,号峣山,山西阳城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授广东英德知县,累擢至兵部侍郎兼管光禄寺,前后共八年,常燕劳荐乡,核算清晰,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卒谥文端。是集为诗文别集。有文集四卷、诗集一卷。文集为奏疏序传等杂文,五十余篇,分四卷。诗三十余首为一卷,又附以补刻文一册,据卷首储大文序言,谓田从典所著诗文多散佚,此集所收乃其子及族属所搜集的,故仅止于此,不是全部。有康熙间刻本。《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一卷。汉郑玄(详见《周礼郑氏音》)撰,清马国翰辑。是书以周礼在鲁,因依《春秋》经传所书禘祫事互相参校,以其所书,推其所不书,犹后仓等推士礼而致于天子之意。其言曰:“儒者之说禘祫也,通俗不同,学者竞传其
一卷。清冯履端(生平年不详)撰。冯履端,字正则,江苏南汇(今属上海)人,冯慕孺之长女,监生丁岵瞻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民国十六年(1927)排印本。与其妹冯履莹《团香吟》合刻一起,名为《周浦二冯诗草》
六十三卷。汉郑玄(127-200)注,唐孔颖达(574-648)疏。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今山东高密)人,汉代经学大师,世称“后郑”,以别于郑兴、郑众父子。曾入太学学习今文《易》和《公羊》学,又从张恭
二卷。近人张慎仪撰。张慎仪(1846-1921)字淑威,号芋圃。四川成都人,原籍江苏阳湖。尚著《蜀方言》、《诗经异文补释》、《广释亲》等多种。《续方言新校补》为订补杭世骏《续方言》、程际盛《续方言补正
十卷。清王廷植撰。廷植榜名廷柱,字实丞,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山东兵备道。是书首有李元度序、陈三立序、毛庆藩序及书,又有自作凡例。疑注疑朱注,《大学》就旧本解释,义未尽者别为说,《中庸》也统释
二十卷。清陈维崧(1625-1682)撰。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代著名文学家,陈贞慧之子,官至检讨。陈维崧天资颖异,十岁代祖作杨忠烈像赞,后与王士禄、王士祯、宋实颖、计东等唱和,
一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朱骏声,字丰艺,号允倩,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官黟县训导,咸丰元年(1851)进京,进呈所著《说文通训定声》等四十卷。得咸丰帝
四卷。清高宗书。清高宗生平见《全韵诗》。此帖刻于乾隆己亥年(1779),有怀旧诗二十三首,共分四卷。其中第一卷中有诗八首,“三先生”三首,分别是福龙翰、朱可亭、蔡闻之;“五阁臣”五首,分别是“故大学士
二卷,附《西琴曲意》一卷。明朝时意大利人利玛窦(详见《乾坤体义》条)撰。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共二卷,十篇,体载采取自设问答的形式,以申天主教之说。第一篇为人寿既过,误犹为有;第二篇谓人
五卷。明颜茂猷(生卒年不详)撰。茂猷字光衷,福建漳州人。崇祯七年进士,特旨五部会元,礼部主事。作品有《六经纂要》、《五经讲宗》、《迪吉录》等。此书讲述《五经》宗旨,乃作者自抒心得。但是讲《易》之卦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