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松滋县志

松滋县志

①二卷,清李祖式、屈超乘修,李抡元纂。李祖式,字典企,陕西潼关卫人,选贡,官松滋知县。屈超乘,字克绳,河南闾乡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举人,继李祖式任。松滋设县创始东晋,元明以来县志无征,旧籍失亡。康熙四年(1665)李祖式任知县后,延邑人胡起凤等旁搜博采,为辑大略,未竟去职,屈超乘继任,惜是纪未成,恐其书散失,复延邑人李抡元广为采访,细加咨诹,至康熙九年(1670)集成。《松滋县志》康熙九年刻本。共上下二卷,上卷郡邑、封域、山水、秩官、选举、赋役,下卷水利、城池、战守、廨署、秩祀、仓庾、邮传、津梁、祥、风俗、古迹、冢墓、寺观、宦绩、人物、孝行、节烈、流寓、志余。此志以星野之说,论者纷如,徒乱见闻,毅然去之,颇有见识。不足处此志既以人物为一目,又立孝行节烈为一目,流寓为一目,仙释为一目,附志余之后,欠妥当。艺文为征文考献所资,此志既选择有关一县政教诗文,备载篇末,不名艺文而名志余,欠明晰,且有目无纲,其分目凌乱无绪。由是康熙初年,兵燹甫平,文籍散失,又迫于期限仓促告成,故简陋所在。② 二十四卷,首一卷,陈麟修,丁楚琮纂。陈麟,字秀升,江南淮安(今江苏淮安)人,官松滋知县十三年。县志自康熙九年(1670)李祖式、屈超乘相继重修后,迄三十余年,知县以残缺余墨,遗漏已甚,陈麟延邑人丁楚琮等重加纂辑,承康熙九年县志,大抵相沿仍旧,广二卷为二十四卷,告成。《松滋县志》康熙三十五年(1686)刻本。松滋县沿江长堤绵亘百里,防御偶疏为害甚重,此志于水利目后,附堤防,分述险工堤、支河堤,堤防考略,堤防说,使吏是县者,如所先务。③ 十二卷,首一卷,清罗有文、朱美燮纂。罗有文,湖北兴国州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官松滋县训导。朱美燮,字晓林,通山县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继罗有文任。松滋县志自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距一百七十余年后,知县罗山、吕缙云奉命重修,延罗有文等县中乡绅,搜罗纂辑,历一年书成,付梓未竟离任,李勖莅任,延人付梓。始于同治八年(1869)告竣。《松滋县志》同治八年刻本。共十二卷首一卷,分舆地志、建置志、食货志、水利志、学校志、武备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列女志、艺文志、杂志。此志仿《湖北通志》例,以纲统目,有条不紊。沿革关系兴废,考核宜详,康熙二志所载周安王二十五年(377)蜀伐楚,取鸠兹,秦改郢都郢县,即松滋,晋武陵郡领乐乡镇,在松滋县界,元改松滋为鸠兹等条,或因沿讹,或因无考。此志根据正史地理郡国职方诸篇,逐条考正。松滋县滨江一带,以长堤为保障,此志水利志分载大江堤、堤工、采穴支堤、岁修、大汛防守长堤等目,并采录湖北水利堤防纪要数则附之。防御保卫兼筹并顾,较前志尤为详备。艺文备载节目,仿隋唐经籍艺文志例。篇末终以杂志,用汉刘歆《西京杂记》例。唯首绘各图,广旧志八景为十景,颇为陋习。

猜你喜欢

  • 钦定西清砚谱

    二十五卷。清于敏中、梁国治、王杰、董诰、钱汝诚、曹文埴、金士松、陈孝泳等八人奉敕编写,门应兆奉敕绘画。于敏中(1714-1779),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乾隆年间进士,初授

  • 暑窗臆说

    二卷。清王钺(详见《粤游日记》)撰。本书是王钺阅读明代陶珽《续说郛》的有感笔记,乃《世德堂遗书》第四种。王钺自序称:酷暑三伏,挥汗如雨,取架上明人小说百余种,随读随记而成。《辩莘野纂闻》记刘球事。《剿

  • 渔村记

    二卷。清韩锡胙(1716-?)撰。韩锡胙字介圭,号湘岩,浙江青田人。乾隆举人。官至苏松粮道。学问渊博,诗文俊拔,著有《滑疑集》。《渔村记》为传奇剧本。卷首《南山法曲》题湘岩填词。卷端题妙有山人漫笔,湘

  • 字典部首音解

    一卷。清冯金鉴(1621-1687)撰。金鉴字心兰,又字藻卿,晚年别号蛰存,浙江桐乡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选庶吉工,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四川川北兵备道。著有《五音反切图

  • 荣昌县志

    ①四卷首一卷,清许元基纂修。许元基,武进人,曾任荣昌县知县。荣昌县志,创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县令史彰。史氏任县令时,荣昌县十分贫困。县城内,大都是颓房陋屋,县衙也是上漏下淤。史氏奉旨修志,召士民

  • 受菩萨戒仪

    一卷。陈代释慧思(515-577)撰。慧思,俗姓李,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少年“以弘恕慈育知名,闾里称言”。因屡次梦见梵僧劝他超群脱俗,乃于十五岁奉佛出家。他时不废日,刻意苦学,诵《法

  • 论语集注辨证

    二卷。日本田中颐撰。颐字大壮,日本越前县人。是书为辨正《朱子集注》而作。于朱注颇能细审其义,而体会《论语》之语气以订正朱子,如“君子之于天下”章,辨正云,适解粗,莫解妄,比解非。不说全旨粗而非。全书所

  • 疑狱集

    四卷。五代和凝(?-955)、和(生卒年不详)撰。《补疑狱集》六卷。明张景(生卒年不详)撰。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县须城镇东)人。后唐天成年间官翰林学士。后唐灭亡后,入后晋,官至左仆射。后

  • 周易阐象

    五卷。清蔡首乾撰。首乾字逊含,福建漳浦人,乾隆诸生。其伯祖鼎曾著有《易蔡》,祖父惕园亦通易理,家学深厚。此书以阐象为主,方法有正对,有反对,有上下互,有总互,有移置上下等。于每卦卦画之下必注书上互某卦

  • 毛诗补礼

    六卷。清朱濂撰。濂字理堂,安徽歙(今安徽省歙县)人。泾县包世荣著有《毛诗礼徵》。包世荣去世于道光六年(1826年),而本书成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包著之后,故卷首王荫森序,亦曾提及世荣之书。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