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达
一卷。清鲁笔(?-约1747)撰。鲁笔,字雁门,号蘸青,一号榆谷,雷州(今广东海康)人。科场屡受挫,遂闭门著书。精六书韵律。有《见南斋诗文集》、《楚辞达》。乾隆年刊本有梁同书序与方城的书后跋。嘉庆刊本增师范的序。序、跋文除介绍鲁氏生平,此书撰写过程等,主要赞誉了此书。本书一卷,只注《离骚》,因看透此篇,以后各篇迎刃而解,一篇通达,其它篇都会通达,故名曰《楚辞达》。内容分注释、《读骚指略》两部分。注文三十七条,《读骚指略》分总论、篇章、段落、气脉、神吻、章法、笔法、句法、字法、骨法、辞法、补法、过文法、倒掉法、隔类相照法、移步换形法、兮字法、虚字法、从古韵等十九项。本书特点是注重《离骚》文义与章法结构的分析。从《读骚指略》所列项目可知,将作文法,语言分析等运用分析《离骚》之中,前人很少及此。在具体分析中,能加以体现。如对“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之“民心”,解释精道,认为“民心”作人心,既指屈原自己,也指党人,含正心、邪心,楚王全不能明察,此词上承屈原“朝谇夕替”的遭遇(不察正心),又启下文众小人对屈原的诬陷(不察邪心),不但释义准确,也揭示出诗文结构上的关键词语。此类分析,时有所见。但曲解穿凿之处亦不少。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本为比喻自修高洁品质的诗句,鲁氏却曲解为比喻“王者之香”与“前哲之遗徽”,反以求新、求深而害义。版本有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见南斋刻本,清华大学藏。清嘉庆九年(1804)赵州师范编《二余堂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