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通释

楚辞通释

十四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王夫之,字而能,号薑斋,衡阳(今湖南衡阳)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清军入关南下,奋起在衡山组织义军抗清。清军入湖南,他由湘西转桂林,任桂王政府行人。桂林失陷,辗转湘西而归衡阳,于石船山筑土室曰“观生居”,闭门著书三十余年。自题“明遗臣王夫之之墓”墓碣,曾多次拒绝清政府的赠馈与聘请,终身不仕,完发以终。王夫之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不仅对经学、哲学、史学、文学有精深研究,对天文、地理、数学也有高深造诣。著作甚丰,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黄书》、《续通鉴论》、《楚辞通释》等,辑为《船山遗书》,共三百二十四卷。《楚辞通释》卷首有《史记·屈原列传》,张仕可《楚辞通释》序,王夫之关于本书的《序例》五则,《通释》十四卷目录。目次为:卷一《离骚经》,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远游》,卷六《卜居》,卷七《渔父》(以上为屈原作品),卷八《九辩》,卷九《招魂》(以上为宋玉作品),卷十《大招》(景差),卷十一《惜诵》(贾谊》,卷十二《招隐士》(淮南小山),卷十三《中山楚辞》四篇,卷十四《爱远山》(以上为江文通作品)。卷末附录作者《九昭》。注释体例为:每篇前有题解,有的考释屈原生平,说明时代背景,有的阐明微言大义,订正前人旧说之误。对每篇文章进行分段释文。王夫之生于楚地,曾受异党王化澄的谗害,有颠沛湘西与屈原相似的遭遇,并且有和屈原相同的思君忧国的思想感情,所以对屈原的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刻,阐释得更为细微真切。此书被视为清代楚辞研究扛鼎之作(另有《山带阁注楚辞》、《屈原赋注》),在整个《楚辞》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学术价值表现为:一、多有独到准确之见。如对《九歌》主题的解释,自王逸以降,多认为有所寄托,即王逸所说:“上陈事神之敬,下以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楚辞章句·九歌序》),王夫之则认为《九歌》纯粹是娱神的乐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并无托之以风谏的地方。在《九歌》题解中他说:“婉娩缠绵,尽巫与主人之敬慕,举无叛弃本旨,阑及己冤。但其情贞者其言恻,其志菀者其音悲;则不期白其怀来,而依慕君父,怨诽合离之意致,自溢出而莫圉”。此真可谓一语中的。在具体词语解释上亦有独到之见,如解释《离骚》“汝何博謇而好修兮”中的“博”,王夫之一反王逸、朱熹、汪瑗等大家的解释,将“博”解为“过其幅量之谓,犹言过也。”按诗句意解过謇更接近原旨。在文体和文章结构上亦有独到之见,如关于《九辩》王夫之提出:“辩,犹遍也,一阕谓之一遍。”(《九辩》题解)。对《九歌》十一篇作品关系上,发挥汪瑗说法,进一步说明:“前十篇皆各以其所祀之神而歌之,此章(《礼魂》)乃前十祀之所通用。”(《楚辞通释·九歌礼魂》解题)。二、以作品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作者身世和思想发展过程做为理解作品的治学方法是可取的。即《九歌》题解所说:“就文即事,顺理诠定。”王夫之把《离骚》创作背景及处境心情与《九章》创作背景、处境心情作比较(实际是从作品分析中做出的比较),认为《离骚》作于怀王之时,屈原在“犹有望焉”的心情下,所以“其辞曲折低回”,“言讽而隐,志疑而不激。”认为《九章》作于顷襄王之时,屈原处于“窜原于江南,绝其抒忠之路”的处境,想到“身之所锢,国之必亡,无余望矣,决意自沉”,自己思想便“无容再隐”,“故《九章》之词,直而激,明而无讳”(上引语出《离骚》、《九章》题解)。这种不“舍本事以求情”(《序例》)的治学方法是科学的,结论令人信服。《楚辞通释》在某些词语解释上,亦有不当之处。如用方士铅汞之说来解释《远游》,认为“无不吻合”,把《离骚》“相观民之计极”的“计极”,解为“计其兴亡得失之度数也”等,都是糟粕和谬误之处。版本有: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王敔刻本,湖南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桂东郭孔岚补刻本。同治四年(1878)湘乡曾氏兄弟所刻《船山遗书》(五十四种、二百八十八卷)本。民国影印同治《船山遗书》本。民国二十二年(1933)上海太平洋书店根据王、曾刻本铅印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断句排印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根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重印本。

猜你喜欢

  • 鳌峰讲义

    四卷。清潘思榘撰。潘思榘详《周易浅释》条。此书是作者任福建巡抚、执掌鳌峰书院时为诸生讲授《大学》、《中庸》的讲义,其学生将其汇编成书而付梓。

  • 易说

    ①四卷。赵善誉(1143——1189)撰。赵善誉,字静之,又字德广,南宋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宋宗室后裔,为官恩威并重。著《易说》四卷,推画卦命名之意以贯通六爻之旨,对取义相似的各卦,多参互为说以尽其

  • 式好堂藏帖

    四卷。清张士范(生卒年不详)辑,明董其昌书,黄润章刻。张士范,蒲城(今属陕西省)人,生平不详;黄润章,歙县(今属安徽省)人,生平不详。该帖共四卷,其中第一卷为楷书《乐毅论》,并有王梦楼及沈绎堂题语,对

  • 松阳钞存

    二卷。清陆陇其(见《古文尚书考》)撰。陆氏为灵寿知县时,于官事之暇,取其所著《问学录》、《日记》二书,摘选其中切要之语,录为一编,以示学者。灵寿乃古松阳地,故以“松阳钞存”为名。共七十五条,分道体、为

  • 吟堂博笑集

    五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杂采隋、唐以来闺阁之作,以死节、劝戒、奇遇、题咏、寄情分为五类。惟首二卷尚以风教为宗旨,但采择多有不力。其后三卷则略显鄙秽。

  • 六帖新书

    见《白孔六帖》。

  • 公孙龙子校本

    三卷。清严可均(1762-1843)撰。此书为可均从《道藏》颠字三号中录出,稍加校勘而成。其以意校者十一节,如《迹府篇》注“辈时君之有悟”,辈字当作冀字。“故圣陪十黄帝”,陪当作倍。“勒兵伐远”,勒兵

  • 奉贤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韩佩金修,张文虎纂。韩佩金,清光绪四年知奉贤县事。张文虎,江苏南汇人。此志卷首为图说,以下为志十五,其目为疆域、建置、赋役、水利、字校、祠祀、官司、营汛、科第、人物、列女、艺

  • 怀舫集

    三十六卷。清魏荔彤(约1685前后在世)撰。魏荔彤,字念荔,直隶柏乡(河北柏乡)人。魏裔介之子。生卒年不详。年十二补诸生,以资入为内阁中书,选凤阳同知,后官至江苏按察使。嗜好古学,勤奋著述,罢官后杜门

  • 长垣县志

    九卷,明杜纬修,刘芳纂。杜纬,陕西蒲城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任知县。刘芳,邑县人,庠生。该志先是张道治任知县翌年,见旧志疏简,乃命刘芳等纂新志,为书九卷,三月而成。二十余年后,杜纬知此县,谓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