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麓子集
十二卷。明李锦(生卒年不详)撰。李锦,号次麓,榆社(属山西省)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宛平县知县。此书虽以集命名,但实际属说部之类,十二卷,三十二门,卷首有李锦自序。序中称“约举经传子史百家,以及稗官小说,遇有可评骘者,无论工拙,辄附数语,以资睹记”,久而成书。其体例皆先列古书一条,在其下缀以己说。内容十分庞杂,但无甚阐发。有明刊本。
十二卷。明李锦(生卒年不详)撰。李锦,号次麓,榆社(属山西省)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宛平县知县。此书虽以集命名,但实际属说部之类,十二卷,三十二门,卷首有李锦自序。序中称“约举经传子史百家,以及稗官小说,遇有可评骘者,无论工拙,辄附数语,以资睹记”,久而成书。其体例皆先列古书一条,在其下缀以己说。内容十分庞杂,但无甚阐发。有明刊本。
二卷。清汪汲(生平生事迹见《宋乐类编》条)撰。汪氏平生好搜集古书,每有辑录考订,谈泰常为之作序。其所著凡十余种,合称《古愚丛书》。此书汇录宫谱,凡上、下两卷。卷首为宫调总论,论述南北曲宫调分配十二月令
八卷。明朱光裕(生卒年不详)撰。朱光裕,字仁仲,苏州(今江苏苏州)人。万历中诸生。此书内容均为作者平日之见闻。分舆象系、君臣系、政事系、艺文系、礼乐系、疆戎系、田赋系等,均为发策决科而设,其中多沿袭旧
八卷八十四回。题熊大木撰。熊大木字鳌峰,号钟谷子,建阳(今福建建阳)人,明嘉靖时人,生卒年与生平均不详。其主要事业是从事通俗小说的编著与刊行,除本书外,还著有《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南北两宋志传》等演
二十二卷。清毛奇龄(详见《四书正事括略》)撰。题云《改错》,系改朱子之错。朱子作《四书章句集注》,自谓铢两悉称,经数百年无微词。但朱注详义理而略名物,义理也不能说无谬误。毛奇龄治经专主攻朱。是书更深文
不分卷。清杨一昆撰。一昆字无怪,天津(今天津)人。自弱冠教书,历三十余年,对《礼记》、《周礼》、《尔雅》、《仪礼》等书都有删本。著有《教书积德法》及《左国悉事》行于世。据自序说,五经三传,是读书人的骨
二十卷。明钟惺(1572-1624)撰。钟惺字伯敬,竟陵(今属湖北省)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行人,稍迁工部主事,寻改南京礼部,进郎中,擢福建提学佥事。以父丁忧归。官南都时,读史恒至丙夜,
十卷。汉王符(约公元108-174)撰。王符字节信,自称潜夫,东汉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人。少好学,有志操,与世不合。仕人更相引荐,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仍隐居著书三十余篇
十卷。不题撰人,成书于明代。公案小说,讲述北宋清官包拯的断案故事。包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人称包龙图,故此书题《龙图公案》,又俗称《包公案》。考书中故事,除卷五《割牛舌》一则见于《宋史》、可证为包拯断案
一卷。清胡垣撰。胡垣字紫庭,浦口(今江苏江浦县)人。是书有王先谦序,谓此书“以等韵辨方音,即方音求古韵,并欲有心人依此例广注方音,期于萃音韵之全,览古今之要”,可知胡氏欲从等韵入手阐明方音与古韵。胡氏
一卷。清吴廷康撰。吴廷康,字康甫,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卷首有李兆洛序言一篇。本书著录砖的拓本,上自秦朝,下到宋朝,有好几百件,而以三国两晋时居多。其中最希见并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为永嘉二年八月廿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