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魏石经残字校录

汉魏石经残字校录

(民国二十三年山东图书馆排印本)。屈万里撰。此书由山东图书馆所藏原石,以今隶传录而成。共一百二十五石。其中已见于上虞罗振玉集录的有十四石。此外皆三家集拓之本所未见。开封关葆谦《字谱》也未录。可与阿维越致的书相辅而行。只是此书无原石拓本,人们无以定其真假。此书所录者,鲁诗有《周南·卷耳》至《商颂·长发》及校记等,共四十石。《尚书》从《舜典·甘誓》至《秦誓》,共六石。《周易》有《比》、《小畜》及《杂卦》共二石。《仪礼》从《士昏礼》至《特牲馈食礼》共十二石。《春秋经》从桓公五年至昭公元年,共九石。《公羊传》从桓公十一年至宣公十五年,凡八石。《论语》有《先进》以下七石。还有不知经名的以及叙记二十六石。魏正始石经,品字式的二石;又有直行式的,计《尧典》三石,《禹贡》一石,《无逸》二石,疑不能定的七石。这一百余石中足以对订经有帮助的,如鲁诗《曹风·下泉》“浸彼苞稂”,石经“浸”作“寖”,与《经典释文》同。此石下连校记,故有“曹蜉”二字,屈氏即谓《蜉蝣》之诗,误。又《大雅·文王》“厥作裸将”,石经“裸”作“灌”,正是本义。又《仪礼·聘礼》“如享礼”,石经“享”作“亨”,与其他经同。“觐予一人嘉之”,石经“嘉”作“贺”,与郑注所引今文同。《春秋·昭公元年》“秦伯之弟鍼虎”,石经“鍼”作“葴”,与《集韵》所引同。又魏石经《尧典》“敬授民时”,今本“民”作“人”,这是由于唐时避讳所改。此外俱见罗振玉之书。

猜你喜欢

  • 文翰类选大成

    一百六十三卷。明李伯玙、冯原同编。李伯玙,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长史;冯原,慈溪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纪善。是书系编者奉淮王之命而作。前有淮王序,自称西江颐仙。据《明史》载,仁宗子淮靖王瞻墺以

  • 礼器释名

    十八卷。桑宣撰。桑宣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礼器释名》一书仿刘熙《释名》以声训释物名的方式解释礼器的命名,主要采用《释名》的训释兼采汉唐训诂材料,分门别类,十八卷内容分别是:一瑞贽、二冠冕、三服饰、四环佩

  • 子史汇纂

    二十四卷。明冯廷章(生卒年不详)撰。冯廷章字子建。常熟(今属江苏)人。此书分二十四类,每类之中又别立若干子目。虽然书以“子史”为名,而又兼采词赋。书中自序谓“一尺之箠,方寸之木,无或遗弃。又谓“上极天

  • 用易详解

    十六卷。宋李杞撰。李杞字子才,号谦斋,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宋代有三李杞,一为北宋人,官大理寺丞,与苏轼相唱和,见“乌台诗案”。一为朱熹门人,字良仲,平江人。一为此书之作者。《经义

  • 直语补证

    一卷。清梁同书撰。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晚年又号新吾长翁。浙江钱塘(今浙江余杭县)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累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善书法,能诗。所著多散佚,唯《直语补证》

  • 读韩诗外传

    一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并分析其

  • 果蠃转语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瑶田(1725-1814)初名易,字瑶田,以字行;后更名易田,又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选授太仓州学正。从师方粹然,又与戴震、金榜同学于江永。为

  • 少陵诗格

    一卷。宋林越(约1147年前后在世)撰。林越,又作林钺,括苍(今浙江括苍)人。生卒年均不详。著有《少陵诗格》、《汉隽》已著录。此编以杜诗之句重新编排,牵强附会之处甚多。如《秋兴八首》第一首为接项格,有

  • 天工开物

    三卷。明宋应星(1587-?)撰。宋应星,字长庚,奉新(今江西南昌)人。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曾任江西分宜教谕,福建长汀府推官、安徽亳州知州等官,崇祯十七年(1644)辞官回乡。约于清

  • 尚书商谊

    三卷。王树楠撰。王树楠(1859——1936年)字晋卿,号陶庐老人,近代学者,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光绪年间进士,官至新疆布政使。清亡入民国后,曾参加编修《清史稿》,著有《陶庐文集》等。在“自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