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河洛图说

河洛图说

四卷。清李锡书撰。锡书字见庵,山西静乐县人,乾隆进士,官至蓬州知州。著述凡十余种,总名为《锦官录》。《河洛图说》为其中之一。此书凡四卷,卷一论河洛,推本朱子之说,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又从曲沃崔致远说,作河图圆图,洛书方图,以为河图之数,洛书之文。数当从点,文当从画。卷二论先后天之图。卷三杂集论太极图、卦气、五行、纳甲诸事,谓太极图为河图之小像,亦为河图之总像。卷四为周易备占。后复跋语,云:“向在绵山,与友人讲易,因朱子本义篇首,备载八图,向无注释,从而说焉。久而成帙。今来蜀岁久,偶然检点,二十年来,如逢故我,载入《锦官录》中。”纵观此书,其名为《河洛图说》,实则内容不限于此。今存嘉庆年刊本、道光七年(1827)刊《锦官录》本。

猜你喜欢

  • 高宗翰墨志

    见《思陵翰墨志》

  • 绛跗阁诗稿

    十一卷。清诸锦(1686-1769)撰。诸锦,字襄七,号草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由庶吉士改金华府教授。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授编修,官至左春坊左赞善。少时孤贫,

  • 戴友梅事实

    一卷,附一卷。清戴燮元撰。燮元,清末江苏丹徒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该书记其父戴肇辰生平。肇辰,字友梅,历官山东登州、济南、广东廉州、琼州、广州等地知府。任官山东时,曾与捻军作战,保卫登州城;任

  • 汉书札记

    七卷。清李慈铭(1829-1894)撰。李慈铭字伯,号尊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五年(1879)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年(1894)卒,六十六岁。他博涉群书,而对诸史尤其擅长。他于所

  • 金花记

    二卷。不著撰人姓氏。此剧所演以周云妻娄金花为主,故标名为《金花记》。王国维《曲录》卷四据《传奇汇考》录《金花记》一本,注为明无名氏撰,疑即为此本。传奇梗概为:唐时有周云,字子龙,下第远游,久而未归,其

  • 裴启语林

    见《语林》。

  • 孙毅庵奏议

    二卷。孙懋撰。孙懋,明慈溪(今属浙江)人。字德天,号毅庵。正德辛未(1511)进士,历南吏科给事中,敢于言事,出为广东参议,迁副使,有锦衣官校侦事广东,懋疑其伪,执之,谪藤县(今属广西)典史,以后迁广

  • 渐斋诗草

    二卷。明赵汉撰。赵汉字鸿逵,平湖(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参政。工于诗。《渐斋诗草》刻于嘉靖乙卯,(1555)年。人评:“其诗学江西,尔时为别调。然而风格

  • 宝山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赵酉修,章钥纂。赵酉,字文山,甘肃秦州人。贡生,乾隆八年(1743)知宝山县事,有政绩,后晋升太仓知州,旋擢苏州知府。此志为宝山县志始创,其取材多出于嘉定志。卷首载分县分城分志各公牍

  • 春秋通论

    ①二卷。旧题宋人撰,不见于诸家书目。该书统论周及列国大势,推考其兴废的原因。分为周、鲁、齐、晋、宋、卫、郑、楚、秦、吴越篇,采摘史实,引传以注,并作评论。无甚新意。《四库全书总目》将该书列入《春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