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注疏考证

注疏考证

六卷。清齐召南(1703-1768)撰。召南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今天台县)人。幼称神童。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授庶吉士,再大考,为一等一名,授内阁学士,累官至礼部侍郎,坐罪削职。所著还有《周易注疏考证》六卷、《明鉴前纪》二卷、《历代帝王年表》十四卷、《水道提纲》二十卷、《宝纶堂诗文集》、《赐砚堂诗文集》等。本书共有经传五种:《尚书》一卷,《礼记》一卷,《春秋左传》二卷,《春秋公羊传》一卷《春秋穀梁传》一卷。召南长于史学:尤精舆地,经学似乎较为逊色。因此,本书主要是参照各本,对脱文衍字,略志本末,其无可据,概从缺疑。诸多考证,只有《左传》考证所得颇多,《礼记》既不繁冗,也无穿凿。其他考证多有舛误,如《尚书》考证,说“思”字就是“睿”字,“睿”字是今、古文所同,却不知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五事篇》、刘向《说苑·君道篇》援引《洪范》均作“思”为“”。因为“睿”字是古文,“”字是今文。又《汉书·五行志》引作“”,《说文》“”古文作“睿”,又“璿”字从“睿”,而古文作“叡”,大约“睿”、“容”是一个字,因此不能认为“睿”字是古文、今文所同。召南对《春秋》微言隐义更是未窥阃奥。有学海堂本,《皇清经解》本(道光本、咸丰补刊本、鸿宝斋石印本、点石斋石印本)。

猜你喜欢

  • 分书偏旁五百四十部

    一卷。清顾蔼吉撰。参见《隶辨》。是书就《说文》部首一一取八分书所有者列之,详著其变体、省体、或体、讹体。其为八分书所无者,则注云‘阙’而说明其省变之体。至为详明,对于习八分书者颇有帮助。有《隶辨》附刊

  • 大学翼真

    七卷。清胡渭(1633-1714)撰。胡渭初名渭生,字朏明,一字东樵,浙江德清人,清初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氏经术湛深,尤精舆地之学,著有《禹贡锥指》二十卷,《易图明辨》十卷,《洪范正论》五卷,《大学翼

  • 国朝书苑

    六卷。清沈昭兴辑。沈昭兴字砚贻。此帖是其得戴光曾所藏清代明人墨迹十四册,选取其中百家刻成六卷,名“国朝书苑”,分成六卷。戴光曾字松门。精于赏鉴,收藏书画甚富,与张书未同时。戴光曾没后,其书皆归沈昭兴。

  • 测食

    二卷。德国汤若望撰。是编论推算日食月食之理。其说约曰:天学家研究日月诸星之理。设为图界,以论其运行。分为五支:其一论从月星之本图小轮,而应其居所不一;其二论月星之随应太阳,如臣庶之应其君;其三论月星与

  • 学易记

    ①九卷。元李简撰。李简,《宋元学案》列《伊川续传内》,称字蒙斋,信都(今河北枣强东北)人,不知何据,四库馆臣谓:“简里贯未详。《自序》称己未岁承乏倅泰安,己未为延祐六年,盖仁宗时也”。此大误。李简《序

  • 石潭存稿

    三卷。明刘髦(约1424前后在世)撰。刘髦,字孟恂,永新(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永乐六年(1408)举人,不愿出仕,教援乡闾。著有《石潭存稿》、《覆瓿集》、《易传撮要》。是集由其子刘定之汇集成编,分

  • 魏石经考

    ① 二卷(广仓学宭丛书本)。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早年研究西方哲学,后又攻治经史,潜心古文字研究,故能集

  • 纪文达公遗集

    十六卷。《诗集》十六卷。清纪昀(1724-1805)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号石云。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改庶吉士,累迁侍读学士,坐事戍乌鲁木齐。寻释还京,复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

  • 尊拙堂文集

    十二卷。明丁元荐(1563- 1628)撰。丁元荐,字长孺,浙江长兴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著有《西山日记》。此集为丁元荐文集。共十二卷。元荐初受业于许孚远,又从于顾宪成,入东

  • 云门语录

    八卷。明代释圆澄(生卒年不详)撰。圆澄,俗姓夏,字湛然,会稽人。受业于觉明,万历年间来到径山寺居住。著有《宗门》或《问概古录思益》,简注楞严义,说法华义,语涅槃、疏金刚三昧诸书。所撰《云门语录》,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