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洪雅县志

洪雅县志

二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好音纂修。王好音,太湖人,曾任洪雅县知县。洪雅县志,始于明天启间,为县令陕嗣宗所修。清康熙中县令吴一蜚、雍正中县令劳世沅先后增辑。王好音任县令后,时大府檄调各州县志,因又广搜博采,重新纂辑,是为兹编。《洪雅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共二十五卷首一卷,首为序文、目录、纂修姓氏、各图。正文分为九志:一曰星野志,分野属之。二曰方舆志,沿革、疆域、形胜、关隘、山川、古迹、风俗、礼俗、乡饮、酒礼、物产属之。三曰营建志,城池、公署、学校、书院、祀典、坛庙、街市、堤堰、津梁、兵制、寺观、坊表、冢墓属之。四曰赋役志,田赋、盐茶钱政、杂税、蠲政属之。五曰职官志,文秩、武秩、官绩属之。六曰选举志,进士、举人、武科、成均、应例、宦达、封荫属之。七曰人物志,行谊、列女、流寓、仙释属之。八曰祥异志,祥异属之。九曰艺文志,赋、诗、文、典籍、金石、杂著属之。此志叙述之简括,去取之得当,门类安排合理,不愧为嘉属县志中上乘之作。且全书为邑人张柱缮写,笔法俊秀。尚有民国初年重印本。

猜你喜欢

  • 童溪易传

    三十卷。宋王宗传撰。宗传字景孟,生卒年不详,宁德(今属福建)人。董真卿以为临安(今属浙江)人,误。朱彝尊《经义考》据书前有宁德林焞《序》,称与王宗传“生同方,学同学,同及辛丑第”语,断王氏为宁德人无疑

  • 雍略

    二卷。明陈念先撰。念先,慈溪(今属浙江)人,生卒仕履不详。该书主要记其八世祖陈敬宗官南雍间事实。敬宗,字光世,永乐二年(1404)进士,曾官南雍20年,严重有师法,与北雍祭酒李时勉齐名,世称南陈北李。

  • 夷门广牍

    一百二十六卷。明周履靖(生卒年不详)撰。周履靖,字逸之,号梅颠道人,嘉兴(今浙江省嘉兴)人。周履靖生性嗜书,爱好金石,专力于古文辞的研究。他志趣博雅,曾自筑篱笆墙,将河流引入其内,杂植许多梅花、竹子,

  • 龙城札记

    三卷。清卢文弨(1717-1795)撰。卢文弨字召弓,号矶渔,又号抱经,浙江余姚人。乾隆进士。官至侍读学士,充湖南学政,乞养归田。主讲浙江书院二十余年。著有《抱经堂文集》等。此书为作者掌教常州龙城书院

  • 操风琐录

    四卷。清刘家谋撰。前两卷大体以闽方音考证古音,如谓娘、日、泥三母字偏旁多相谐,与其后章炳麟“娘日二纽归泥”说相合。又谓闽方音无轻唇音,无舌上音,与钱大昕“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说一致。后两卷训释

  • 鸿雪楼初集

    四卷。清沈善宝(1808-1870?)撰,沈善宝,字湘佩,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江西义宁州判沈学琳之女,吏部郎中武凌云之继妻。清代爱国作家。自幼承家学,十二岁即工诗词,后精书画。随丈夫到山西、朔平、太

  • 禊诗集兰亭字

    四卷。清胡文诠辑。胡文诠,生卒年不详,或曰今北京大兴人。字衡斋,曾为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知县。“修禊”是我国古代一种祈除不祥的祭祀活动,常在春、秋两季于水滨举行,尤其是阴历三月三日这一天最为流行。《兰

  • 朔州志

    十二卷。清汪嗣圣修,王霭纂。汪嗣圣,湖北江陵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雍正三年(1725)任朔州知州。王霭详见雍正《朔平府志》。志创修于明弘治年间州守李邦直,嘉靖、万历两朝皆有增修,惜版籍久已

  • 寻乐编

    一卷。明毛元淳(生卒年不详)撰。毛元淳,字还朴,一字婴中,松阳(今浙江省遂昌县)人。崇祯六年(1633)贡生。此书是毛元淳所撰之语录。自序中说:“慕周茂叔寻孔、颜乐处,遇会心辄便记录,故以寻乐名编。”

  • 摭古遗文 补遗

    一卷。明李登(生卒年不详)撰。李登字里生平见《六书指南》。此书依照夏竦《篆韵》的体例,取钟鼎古文,按韵分编。其韵部变动是:并“东”于“冬”,并“江”于“阳”,并“侵”于“真”,并“肴”于“萧”;分“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