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济宁直隶州志

济宁直隶州志

①三十四卷,首一卷。清胡德琳、蓝应桂修、周永年、盛百二纂。胡德琳字碧腴,临桂人,乾隆十七年(1750)进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济宁州知州。曾任四川什祁、济阳、历城县知县,莱州府、登州府知府。详见乾隆《济阳县志》。胡德琳在重修《济宁直隶州志》序中曰:“余自庚寅奉檄山左历济阳、历城二邑,并以修志为己任。乙丑之秋由历下擢知济州,简核州志访之、缙绅之传闻之,志始于前明弘治莫水部,颇称典确详明,惜不可得见。万历乙酉重修者简陋之极,体裁又复不备,州人郑榷庵谓秉笔者有陈寿之癖,是非不慊于人心,则不可得而知参。国朝康熙十二年廖公柴坡奉檄纂修,克期于五十日内始基焉。”胡德琳于是召集郡中绅儒,以旧志为蓝本,采访遗文,提供资料,稿成未刊行,胡德琳离任。蓝应桂继任知州,付梓。终成新志。《济宁直隶州志》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全书三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纪年,卷二至卷六舆地:沿革、分野、形胜、境至、街衢、里社、风俗、物产、山阜、川泽、丁口、地亩、赋役,卷七至卷九建置:城池、官署、仓廒、学校、义学、书院附文社,卷十兵防:驿递、马政附站地、坛庙,卷十一至卷十七古迹:故址、宅里、名用、亭馆、寿观、陵墓、碑考,卷十八封建,卷十九职官,卷二十选举,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宦绩,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八人物,儒林、文苑、忠节、忠义、隐逸、侨寓、仙释、方术、列女,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四艺文、拾遗、杂缀。此志卷帙繁多,然纲举目张,次序井然,有条不紊,考据十分精详。凡书中所载,出于何处,皆标注清楚。人物志一改旧志先州后县的排列顺序,而以年代统一排列,可谓有卓识。综观全书,诚可为佳志。其尚有乾隆五十年(1785)王道亨盛百二增刻本。②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徐宗干修,许瀚纂。徐宗干,字伯桢,江苏通县人,进士。嘉庆二十五年(1820)任济宁州知州。详见道光山东《泰安县志》。许瀚,邑人。徐宗干任县令后,以州志自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州王道亨纂修后一直未再续修,于是召集邑绅,设局纂辑,而成是志稿。《济宁直隶州志》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兹篇卷帙虽少于前志,然内容丰富。尤于水利、赋役、兵事、农林等有关民生者,记述更详。其考证亦精审,可资后人参考。此志尚有咸丰九年(1859)卢朝安刻本。③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潘守廉修,唐煊纂。潘守廉,字洁泉,江苏人。清末进士。曾任民国泞宁州知州。唐煊,济宁州人。潘守廉任知州后,以修志为己任,邀集邑绅网罗旧闻,经努力而终成是志。《济宁直隶州志》民国四年(1915)修,民国十六年(1927)铅印本。兹篇多采明嘉靖《山东通志》之记载,而增以近事。如艺术等目皆如此。明嘉靖《山东通志》为世所罕见,故兹篇所载多为他志所无之故实,可资后人考镜。

猜你喜欢

  • 通鉴注辩正

    二卷。清钱大昕(1728-1804)著。大昕字晓徵、及之,号辛楣、竹汀,晚号潜研老人,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少詹事、广东学政。通经史、历算、地理、金石诸学,尤精校勘、音韵。治学

  • 明文范

    六十六卷。明张时彻(1500-1577)编。张时彻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鄞县(浙江宁波)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历南兵部主事,礼部员外郎等。本书选录明代洪武至嘉靖年间之文,计为四百四十二家

  • 北山酒经

    三卷。宋朱翼中撰。朱翼中,自号大隐翁。生卒年不详。隐居湖上,因其医术高明,朝廷起为博士。因书苏东坡诗获罪,被贬达州。著有《北山酒经》。是书首卷为总论,主要论述酒对人的利弊。古人制酒为礼天地祭鬼神,历代

  • 罗田王氏校印乡哲遗书

    六种,十卷。清王葆心(1864-1944)编。王葆心,字季芗,别号晦堂,湖北罗田人。光绪年间举人。历任礼学馆纂修、学部主事、礼部郎中等。民国时任北京图书馆总纂、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等职。著作有《古文辞通

  • 觅灯因话

    二卷。明邵景詹撰。邵景詹号自好子,明万历时人,生卒年不详。《觅灯因话》为仿效瞿佑《剪灯新话》所作的传奇小说集。作者在书前小引中说,与客人一起阅《剪灯新话》,随后客人讲了一些耳闻目见的古今秘闻,择录下来

  • 读书笔记

    一卷。明祝允明(详见《浮物》条)撰。是书乃是作者居忧其间,就平日读书所得之事物之理,随笔笺记而成。篇幅较短,约一千六百余字,不分门类,随意漫记,以自己的观点阐发事理,虽为一己之见,然亦有可取之处。如关

  • 至正直记

    四卷。元孔齐撰。生卒年不详。孔齐字行素,号静斋,曲阜(今山东曲阜)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又名《静斋类稿》,所记内容大体同明陶宗仪《辍耕录》一样,猥琐芜杂,多为奸淫丑恶之事。其书版本除《四库全书》采进本

  • 道德真经疏

    四卷。旧题唐玄宗(见《御注道德真经》)御制。唐玄宗李隆基曾撰有《御注道德真经》,又有《御制道德真经疏》,似乎不该有此书,史志也都没有著录。此书卷前有《道德真经疏外传》,开列“见行注者”六十余家,其最后

  • 穀梁申义

    一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王闿运是清末著名的今文学者。他认为历代研究《穀梁传》的人很多,著作也不少,但能切中其义旨的为数不多。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虽然引证广博,在保存汉晋旧说方面有一定的成

  • 西涧初集

    六卷。清刘然(约1676前后在世)撰。刘然,字简斋,江苏江宁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西涧初集》卷首有杜浚康熙十七年(1678)作的序文,称其诗文“闳阔深奥,不可名状”。但观其内容,却有名不副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