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潜集
七卷。元释圆至(1256-1298)撰。圆至字牧潜,号天隐。高安(今属江西)人。“至元以来,遍历荆襄吴越,禅理外颇能读书,又刻意为方丈,笔力崭然,多可观者。”(《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本(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武林往哲遗著后编》本。另有元大德刊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明崇祯十二年(1639)虞山毛氏汲古阁刊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均题名《筠溪牧潜集》。
七卷。元释圆至(1256-1298)撰。圆至字牧潜,号天隐。高安(今属江西)人。“至元以来,遍历荆襄吴越,禅理外颇能读书,又刻意为方丈,笔力崭然,多可观者。”(《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本(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武林往哲遗著后编》本。另有元大德刊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明崇祯十二年(1639)虞山毛氏汲古阁刊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均题名《筠溪牧潜集》。
二十四卷,图一卷。清周景柱纂修。周景柱字西擎,浙江遂安人。乾隆七年(1729)举人,乾隆中由中书任太原同知,月余擢太原知府。周景柱性清刚,断案如神,庭无留狱。历知宁武、蒲州二府,在蒲兴建书院以及考院府
①二十四卷。清姜承基修,常在纂。姜承基,字慕庵,盖平人,曾任永州府知府。常在,道州人。永州之名,始于唐代。清康熙年间,姜承基任县令后,殷殷于察吏安民,征文考献,搜得旧志残简,与同郡属僚共相参订,三易寒
一卷。清薛凤祚撰。是书本穆尼阁《天步真原》而作,在于介绍推算交食之法。其法按年月日时度数,逐次检取角度加减而得食分时刻方位,堪称简捷精密。有乾隆朝刊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一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本书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虽仅一卷,却是徐氏历时七年,五易其稿而成。徐氏认为张仲景《伤寒论》,并非是依经立方之书,而是为救误而作。“方之治病有定,
六卷。元祝明(生卒年不详)撰。原书二卷,此本作五卷。大约为后人所分,书末附歌一卷。题曰黄石居士撰。每卷又题马崇儒重订。此二人均不详。据书中前后题识,盖嘉靖中衡王府医正也。
八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南朝至陈而终,文亦至陈而极敝。其时能自成家者,诗仅阴铿、张正见,文则徐陵、
五卷。佚名撰。《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五曹算经》五卷甄鸾撰”。当代中算史家钱宝琮根据该书内容认为“甄鸾是西魏、北周时人,搜集了当时与州县行政有关的算术问题,编成这五卷书是无可怀疑的。”(《算经十书
自魏晋以后,图书目录分类为经、史、子、集四部。史部著录各种体载的历史著作。《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皆分为13卷,《明史·艺文志》分为10类,清《四库全
一卷。清范士增(详见《周易解四书》)撰。是卷以《诗经》解四书,其合者,如“行不由径”,解为“遵大路兮”;“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解为“小子有造”;“南容三复白圭”,解为“慎尔言也”;“子生三
四卷。清薛约撰。薛约,暨阳(今江苏江阴)人。该书主要考订春秋朔日,加以列表。有清道光年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