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猗氏县志

猗氏县志

①十卷。清陈一魁修,卫既斋纂。陈一魁,浙江金华县人。出身贡生,康熙十一年(1672)任猗氏县知县。卫既斋,邑人,进士出身,曾任巡抚贵州等处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顺天府府尹、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康熙初年,朝廷诏修一统志,檄郡县,各以志上达,以备采用。于是陈一魁锐意修举。延乡士大夫设局分纂,陈一魁亲为考订,历八月而剞劂告毕。《猗氏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十卷,十二门,分为:职方纪、营建纪、经制纪、典礼编、官师表、选举表、封赠世表、名宦传、人物传、列女传、艺文编、遗事编。猗旧志自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迄康熙初年,又已六十年未修。这期间,猗邑之山川土田、人民风俗变革增累,此志详尽记载,全编取材尚称精审,文笔优雅。然此志分类立纲,仿正史列年表列传等,颇不合志乘之体例。今之流行于世间者,当以此本为最古。②八卷。清潘钺修,吴启元、高绍烈纂,宋之树续修,何世勋、陈僴仪续纂。潘钺字清闻,山东济宁县人。出身贡生,康熙五十五年(1716)掌山西平阳府,兼摄猗氏县印务。宋之树字鹤干,山东文登县人。进士出身,雍正元年(1722)任猗氏县知县。康熙五十六年(1717),潘钺来猗后,慨旧志毁于火,毅然谋续修之。得先君子所裒集者,遂逐项分附旧志之后,而以近事附益之,书成将梓,潘钺恰巧离任,事遂中辍,迄雍正元年,宋之树上任,修废举坠,百务毕兴,邑志一事,屡谋增辑,虽勤奋如初,仍未修成。恰好朝廷诏修一统志,宋之树理清旧稿,纠集绅士,参互考订,芟其繁芜,正其舛讹,历五月而告竣。《猗氏县志》康熙五十六年(1717)修,雍正七年(1729)增刻本。此编增续旧志而作,增补康熙十二年至雍正七年间猗邑之文献人物,较为详备,无多遗漏。

猜你喜欢

  • 南征纪程

    一卷。清黄叔璥撰。黄叔璥号玉圃。大兴(今北京西南)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常锡扬通道。除本书外,尚著有《台湾使槎录》、《中州金石考》等。《南征纪程》记载康熙六十一年黄叔璥任监

  • 天都阁藏书

    二十五卷。明程允兆(生卒年不详)编。允兆,字天民,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不详。允兆富藏书,取天都山以为其阁名。书成于天启七年,版式全仿闵景贤的《快书》。所录自《钟嵘诗品》以下共十四种(《北京图书

  • 广蒙求

    三十七卷。明姚光祚(生卒年不详)撰。姚光禄字允昌。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万历十六年举人。官保定府同知。宋王逢原著有《十七史蒙求》十六卷。姚光禄因其内容尚不够详备,所以在其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分为三十七

  • 柏斋三书

    三卷。明何瑭(详见《医学管见》条)撰。此书三卷,一为《阴阳管见》,一为《乐律管见》,一为《儒学管见》。大多好为异说,如论阴阳则以周子相生之说为不可信,且极诋《张子正蒙》及《邵子经世》诸书之过失。论乐律

  • 弘光纪年

    见《弘光实录钞》。

  • 春秋讲义

    ① 二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证》)撰。该书目的在于通经致用,因此取经传异同及汉唐以来学者的论辨,加以折衷,断以己意,不作艰深之论。在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之外,又取其中与时代情势相近及关系政教

  • 采芹录

    四卷。明徐三重(详见《余言》条)撰。此书共四卷,第一卷论养民、教民,第二卷、第三卷多论学校贡举、政事利弊,第四卷多论明代人物臧否,大致皆考稽典故,究悉物情,持论较为平实,无激烈偏驳之见,也无恩怨毁誉之

  • 中原音韵

    二卷。元周德清撰。周德清(1277-1365年)字日湛,号挺斋,瑞州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高安县志》云:“周德清,号挺斋。暇堂人。工乐府,精通音律。所著有《中原音韵》行世。虞伯生序之曰:随时体制,

  • 纲常懿范

    十卷。明周是修(1353-1402)撰。周是修初名德,字是修,后以字行。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人。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训导。建文年间为衡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陈说国家大计。燕王朱棣兵攻

  • 黄元龙小品

    二卷。明黄奂(生卒年不详)撰。黄奂,字元龙,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二卷,其中醒言一卷,偶载一卷。醒言皆为黄奂读书时随笔札记之文,所见颇为迂阔。偶载则多为鬼神怪异之事,颇为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