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朝经世文续编

皇朝经世文续编

一百二十卷。清盛康辑,盛宣怀编。此编为《皇朝经世文编》主要续书之一,继《皇朝经世文编》专收道光以来文献史料,所选文章自道光元年(1821)起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为止。辑者搜集官方文牍、诸家专集二百余种,录入作品以奏议为主,凡四朝经制事宜具详,有关中外交涉者,别为外编。编辑体例仍按《皇朝经世文编》,细目略有增损,也为一百二十卷,分八纲、七十目。其中,学术纲,包括圣学、原学、儒行、法语、广论、文学、师友等目;治体纲,包括原治、政本、治法、用人、臣职等目;吏政纲,包括吏论、官制、铨选、考察、大吏、守令、幕友、吏胥等目;户政纲,包括理财、养民、建置、赋役屯垦、八旗生计、农政、仓储、荒政、漕运、盐课、榷酤、厘损、开矿、钱币等目;礼政纲,包括礼论、大典、学校、贡举、宗法、家教、婚礼、丧礼、服制、祭礼、正俗等目;兵政纲,包括兵制、水师、饷需、马政、保甲、团练、兵法、地利、塞防、海防、台防、蛮防、剿匪等目。刑政纲,包括刑论、律例、治狱等目;工政纲,包括土木、河防、直隶河工、运河、水利通论、直隶水利、江南水利、各省水利、海塘等目。此书编者恪守“事之所系,必究终始,辩论各摅,不加轩轾”的客观态度,选录了五百多家一千多篇作品,其中重要的作家有姚莹、梅曾亮、祁藻、龚巩祚、倭仁、吴敏树、魏源、朱琦、鲁一同、冯桂芬、邵懿辰、曾国藩、俞樾等人。汇集了清代后期大量系统的历史文化资料,可资参考。此《皇朝经世文续编》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盛氏思补楼刊本。

猜你喜欢

  • 律吕新书浅释

    一卷。清文藻翔撰。藻翔字蔚丞,直隶(河北)固安人。文氏精于算学,又受欧风影响。故对《律吕新书》详为撰拟,以六律正五音之理。此书仅录蔡元定《律吕新书》上卷,凡十三篇,并录性理精义考之按语,为之诠解。蔡氏

  • 重修胶州志

    四十卷。清张同声修,李图等纂。张同声字振之,安徽桐城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任胶州知州。李图字少白,一字少伯,山东掖县人,清代后期山东著名的方志学家。曾任胶西书院山长,济南泺源书院主讲。山东博兴县

  • 论孟考典

    不分卷。清方楘如(详见《集虚斋四书口义》)编纂。方楘如的《四书口义》重在说理,是书则重在数典。征引虽博而无案断。书虽不相涉,而义可相发。如“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引《国语》:“单穆公曰:‘民失其资,能无

  • 群碧楼书目

    初编九卷,附书衣杂识一卷。清邓邦述编。邓邦述(1868-1939),字孝先,号正暗,又号正暗居士,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少时于常熟赵氏岳家读天放楼

  • 竹叶亭杂记

    八卷。清代姚元之(1776-1852)撰。姚元之字伯昂,号荐青、竹叶亭生,晚号五不翁,嘉庆进士,安徽桐城(今安徽中部)人。官至左都御史,工书画,著有《竹叶亭杂诗稿》等书。作者以亲身见闻著成此书,并由其

  • 孝经读本

    一卷。孝经存解 一卷。孝经存解阐要 一卷。孝经存解析疑 一卷。读孝经刊误问答 一卷。清赵长庚撰。赵长庚生卒及事迹不详。是书首列《孝经读本》,其次为《孝续读本考证》,第三为《孝经存解》,其后依次为《孝经

  • 煎茶水记

    一卷。唐张又新撰。张又新,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泽县)人。生卒年不详。元和九年(814)进士第一,任右补阙,党附于李逢吉,为八关十六子之一。先后任过江州刺史、刑部郎中,因罪贬左司郎中。著有《煎茶水

  • 至正四明续志

    十二卷。元王元恭修,王存孙、徐亮纂。元恭字居敬,号宁轩,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顺帝至元六年(1340)任庆元路总管。四明为庆元路(治今浙江宁波)别称。书成于至正二年(1342)。《至正四明续志》全书十

  • 安鼎名臣录

    不分卷。明王都撰。都字介清,山东陵县人。官至知县。该书所录皆守成名臣,且仅限汉唐宋三朝。各臣事迹,或举其一端,或论其大概。有疵可议者排除在外,虽非王臣而有利社稷者则酌情收进。每人皆有评语,但无卓见。崇

  • 禹州志

    二十六卷,清朱炜修,姚椿、洪符孙纂。朱炜,字少庐,陕西咸宁(今陕西省长安县)人。由举人道光三年(1823)来任知州。姚椿,字春木,江苏娄县(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监生。洪符孙,字常甫,江苏阳湖(今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