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郑读考

礼记郑读考

①六卷。清陈乔枞(1809-1868)撰。乔枞,字朴园,一字树滋,寿棋之子,清代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人。道光间举人,曾任江西袁州,临江,抚州知府,以经术饬吏治,居官有声。同治七年(1868)卒于官。乔枞传其父辑遗之学,续成《今文尚书考》三十四卷,《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十五卷。又撰有《毛诗郑笺改字说》四卷,《诗经四家诗异文考》五卷,《齐诗翼氏学疏证》二卷,《诗纬集证》四卷,《礼记郑读考》六卷,《礼记经说》二卷,《礼说》一卷,《三礼陈数求义》三十卷,《礼堂遗集》三卷,《补遗》一卷,《诗》一卷。辑撰各书收入《小琅嬛馆丛书》,又名《左海续集》。《礼记郑读考》是乔枞承父志而完之书。陈寿棋认为郑玄注《礼记》多改读,因而加以考证。(又曾考齐鲁韩三家诗佚文佚义)辑而未就,病危,嘱咐乔枞说,“尔好治经,知家法,他日能成吾志,九愿无憾矣!”乔枞尊从父志,将父遗稿整理编排审定,成《礼记郑读考》六卷。(另有《三家诗遗说考》十五卷)清儒著书训释经典,主要有两派,一为义理,二为考据。《礼记郑读考》则纯是考据。卷一自《曲礼》至《王制》,卷二自《月令》至《礼器》,卷三自《郊特牲》至《玉藻》,卷四自《明堂位》至《杂记下》,卷五自《丧大记》至《中庸》,卷六自《表记》至《丧服四制》,皆为郑注之涉字与声者。如首“宦学事亲”注,注“学或为御”,寿棋以为郑氏注《礼》经,引出本经异文及所改经字,凡为“或言某者”,据《礼记》他本;凡言“读为某当为某”者,乃是据经典而定。乔枞考经文,本文作“学”,而郑注“学或为御”,此正是别本《礼记》之文。乔枞谨从父志,历引《说文》、《广雅》、《左氏春秋》、《谷梁》、《庄子》诸书,证明“学”“悟”“语”“御”四字训义并可相通。清儒王引之撰《经义述闻》,于音义训诂最精,乔枞此书亦能融会贯通,与之相媲美。不仅如此,陈氏在音义相训的基础上,对书中人文地理亦多作考释,《礼器》篇中,“必先有事子恶池”句,郑注云“恶当为呼,呼池并州川”,陈氏考证今滹沱出山西繁峙泰戏山,书中又引申为“亚驰”,是说亦是中肯。自《曲礼上》首二节,至《丧服四制》“高宗谅阍”下,有百余条,皆引寿棋语。陈氏于《大学》、《中庸》有郑玄注者,皆为阐明,不肯忽略。郑玄注亦赖陈氏考得以流传。陈氏父子诚乃阐发郑注之功臣也。本书有光绪十四年(1888)南菁书院《皇清经解续编》本及清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蜚英馆《皇清经解续编》石印本。又有道光同治间《左海续集》本。近人撰有《皇清经解续编目录》,便于查询。② 一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今浙江德清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咸丰五年(1855)晋级河南学政。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一年之久。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并分析其特殊文法与修辞。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所作笔记搜罗宏富,为学术史、文学史提供了许多参考资料。其声誉远扬国内外,俞樾七十岁生日时,他的学生日本学者栖原陈政献给他一部许多日本文人为祝贺他的诞辰所作的诗文集,题名《东海投桃集》。俞樾一生致力于学问,其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主要有《易贯》、《玩易篇》、《达斋书说》、《诗名物证古》、《礼记异文笺》、《礼记郑读考》、《七十二候考》、《乐记异文考》、《春秋名字解诂补义》、《春秋岁星考》、《达斋春秋论》、《论语古注择从》、《论语郑义》、《孟子古注择从》、《群经平议》、《俞樾经始》、《俞楼诗纪》、《诸子平议》、《湖楼笔谈》、《读书余录》、《古书疑义举例》、《春在堂词录》、《春在堂诗编》、《诂经精舍自课文》等等。俞越受段玉裁作《周礼汉读考》之启发而作《礼记郑读考》。于郑注中“读若”“读为”之义,偶一疏证,辨之颇详。俞氏以为郑玄注经,凡言“某读为某”,“某读曰某”,“某当为某者”,大抵皆言声之误也。樾引经据典,证明其或以声近而义相通,或以声转而义相通,或以古今字而相通用,证据极确凿。如《玉藻》篇有“君羔幦虎犆”三句,郑注:“犆皆如直道而行之直,直谓缘也。”樾进一步考证曰,郑解《论语》“直道而行”犹云“遵王之道也。”与马注“无所阿私”之义不同。此论足补郑注之不足。若此之类,亦为可贵之发明。其中亦或有牵强附会处,乃大纯中之小疵,瑕不掩瑜。此书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俞楼杂篡》重刊本,初刊于同治十年(1871)。又有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菁书院《皇清经解续编》本,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蜚英馆《皇清经解续编》石印本。

猜你喜欢

  • 释人

    一篇。清孙星衍撰。孙星衍生平著述,见“尚书今古文注疏”。《释人》专释人自胚胎以至成人,以及人体各部分之称谓。不仅可为博物之资,对医学研究亦有价值。是篇收在《问学堂集》,有《平津馆丛书》本、《四部丛刊初

  • 典礼质疑

    六卷。清杜贵墀撰。杜贵撰字吉阶,别字仲丹,湖南岳州人,生卒年未详。该书考证古礼颇多新说。如说君亲重丧,限定服丧期是一般服丧期两倍的时间(即“再期”)。这是不合道理的:期丧十五月禫,再期或二十五月、或二

  • 静修先生文集

    二十二卷。元刘因(1249-1293)撰。因字梦吉,号静修。保定谷城(今属河北)人。习程朱理学。曾入仕,后辞官以著述为业。此集又称《静修集》,集内诗十四卷,乐府一卷,文七卷。有元至顺元年庚午(1330

  • 笑道论

    一卷。北周甄鸾(生卒年不详)撰。甄鸾,中山(今属河北省境内)人,出身世代官宦人家,自幼饱学、“好内典”。入仕为官,为北周开国功臣,有“开国伯臣”之称。北周佛教昌盛,不仅佛道两家多有争执,而且,由于佛教

  • 经济录

    二卷。明张炼(生卒年不详)撰。张炼,字伯纯,武功(今属陕西省)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佥事。著有《经济录》、《太乙诗集》等。此书共分上、下二卷,上卷论述捍御西北少数民族之计,皆

  • 唐文鉴

    二十一卷。明贺泰(生卒年不详)编。贺泰字志同,吴县(今属江苏)人。宏治己未( )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福建。此书杂采唐文,所见颇为隘陋。然据林瀚序称有《两汉文鉴》、《宋文鉴》,惟《唐文鉴》缺焉。故此

  • 司马法

    一卷。旧题齐司马穰苴撰。考《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有“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司马穰苴兵法》。”由此可知,此书非司马穰苴自撰,为战国初齐国诸臣所追辑而成。隋、唐以来诸史志书

  • 四书翊注

    四十二卷。清刁包撰。刁包详《易酌》条。本书计《大学》五卷、《中庸》三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于《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诠解颇为详细,又以为《中庸》、《论语》、《孟子》皆为格物之书,故对“格

  • 兴安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李宾阳等纂修。李宾阳,广西临桂人,同治五年(1866)任兴安知县。此志除李宾阳亲自纂修外,参加纂著的有赵松友、陈寿田等人。《兴安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印。此志体例遵照省宪所颁格

  • 学治臆说

    二卷。续说、附说赘一卷。清汪辉祖撰。《学治臆说》二卷,是汪辉祖应其二子继坊、继培之请,将自己平日从政佐治的经验,整理出一百二十则。上卷主要谈及选幕僚、处理政务,而以审案为重点;下卷主要谈及治理恶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