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郑读考

礼记郑读考

①六卷。清陈乔枞(1809-1868)撰。乔枞,字朴园,一字树滋,寿棋之子,清代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人。道光间举人,曾任江西袁州,临江,抚州知府,以经术饬吏治,居官有声。同治七年(1868)卒于官。乔枞传其父辑遗之学,续成《今文尚书考》三十四卷,《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十五卷。又撰有《毛诗郑笺改字说》四卷,《诗经四家诗异文考》五卷,《齐诗翼氏学疏证》二卷,《诗纬集证》四卷,《礼记郑读考》六卷,《礼记经说》二卷,《礼说》一卷,《三礼陈数求义》三十卷,《礼堂遗集》三卷,《补遗》一卷,《诗》一卷。辑撰各书收入《小琅嬛馆丛书》,又名《左海续集》。《礼记郑读考》是乔枞承父志而完之书。陈寿棋认为郑玄注《礼记》多改读,因而加以考证。(又曾考齐鲁韩三家诗佚文佚义)辑而未就,病危,嘱咐乔枞说,“尔好治经,知家法,他日能成吾志,九愿无憾矣!”乔枞尊从父志,将父遗稿整理编排审定,成《礼记郑读考》六卷。(另有《三家诗遗说考》十五卷)清儒著书训释经典,主要有两派,一为义理,二为考据。《礼记郑读考》则纯是考据。卷一自《曲礼》至《王制》,卷二自《月令》至《礼器》,卷三自《郊特牲》至《玉藻》,卷四自《明堂位》至《杂记下》,卷五自《丧大记》至《中庸》,卷六自《表记》至《丧服四制》,皆为郑注之涉字与声者。如首“宦学事亲”注,注“学或为御”,寿棋以为郑氏注《礼》经,引出本经异文及所改经字,凡为“或言某者”,据《礼记》他本;凡言“读为某当为某”者,乃是据经典而定。乔枞考经文,本文作“学”,而郑注“学或为御”,此正是别本《礼记》之文。乔枞谨从父志,历引《说文》、《广雅》、《左氏春秋》、《谷梁》、《庄子》诸书,证明“学”“悟”“语”“御”四字训义并可相通。清儒王引之撰《经义述闻》,于音义训诂最精,乔枞此书亦能融会贯通,与之相媲美。不仅如此,陈氏在音义相训的基础上,对书中人文地理亦多作考释,《礼器》篇中,“必先有事子恶池”句,郑注云“恶当为呼,呼池并州川”,陈氏考证今滹沱出山西繁峙泰戏山,书中又引申为“亚驰”,是说亦是中肯。自《曲礼上》首二节,至《丧服四制》“高宗谅阍”下,有百余条,皆引寿棋语。陈氏于《大学》、《中庸》有郑玄注者,皆为阐明,不肯忽略。郑玄注亦赖陈氏考得以流传。陈氏父子诚乃阐发郑注之功臣也。本书有光绪十四年(1888)南菁书院《皇清经解续编》本及清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蜚英馆《皇清经解续编》石印本。又有道光同治间《左海续集》本。近人撰有《皇清经解续编目录》,便于查询。② 一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今浙江德清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咸丰五年(1855)晋级河南学政。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一年之久。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并分析其特殊文法与修辞。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所作笔记搜罗宏富,为学术史、文学史提供了许多参考资料。其声誉远扬国内外,俞樾七十岁生日时,他的学生日本学者栖原陈政献给他一部许多日本文人为祝贺他的诞辰所作的诗文集,题名《东海投桃集》。俞樾一生致力于学问,其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主要有《易贯》、《玩易篇》、《达斋书说》、《诗名物证古》、《礼记异文笺》、《礼记郑读考》、《七十二候考》、《乐记异文考》、《春秋名字解诂补义》、《春秋岁星考》、《达斋春秋论》、《论语古注择从》、《论语郑义》、《孟子古注择从》、《群经平议》、《俞樾经始》、《俞楼诗纪》、《诸子平议》、《湖楼笔谈》、《读书余录》、《古书疑义举例》、《春在堂词录》、《春在堂诗编》、《诂经精舍自课文》等等。俞越受段玉裁作《周礼汉读考》之启发而作《礼记郑读考》。于郑注中“读若”“读为”之义,偶一疏证,辨之颇详。俞氏以为郑玄注经,凡言“某读为某”,“某读曰某”,“某当为某者”,大抵皆言声之误也。樾引经据典,证明其或以声近而义相通,或以声转而义相通,或以古今字而相通用,证据极确凿。如《玉藻》篇有“君羔幦虎犆”三句,郑注:“犆皆如直道而行之直,直谓缘也。”樾进一步考证曰,郑解《论语》“直道而行”犹云“遵王之道也。”与马注“无所阿私”之义不同。此论足补郑注之不足。若此之类,亦为可贵之发明。其中亦或有牵强附会处,乃大纯中之小疵,瑕不掩瑜。此书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俞楼杂篡》重刊本,初刊于同治十年(1871)。又有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菁书院《皇清经解续编》本,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蜚英馆《皇清经解续编》石印本。

猜你喜欢

  • 拿破仑本纪

    四卷。英国洛加德撰,闽县林纾、仁和魏易合译。本书述法国拿破仑(Napoleon 1.)一生事迹。译文颇雅驯,旧译拿破仑传以此本最善。现存有京师学务处官书局校印本。

  • 容县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易绍德、王永贞修,封祝唐、黄玉年纂。易绍德,字筱川,湖北汉阳人,监生,光绪十九年(1893)任容县知县,二十二年(1896)卒于任所。王永贞,字固亭,陕西城固县人,举人,光绪二十三年

  • 江泠阁集

    二十六卷。清冷士嵋(1627-1711)撰。冷士嵋,字又湄,号秋江,京口(今江苏丹徒)人。明朝诸生,入清不仕,以布衣终老。冷士嵋年未弱冠即逢明清朝代变换,河山异色,遂绝意仕进,摒弃举业,专意为古文、诗

  • 古文原始

    一卷。清曹金籀(生平不详)撰。是书专取古文象形字(间用小篆)三百八十四字,每字载出自某书某器,分为天地、人、鸟兽鱼虫草木、宫室衣服舟车器用四大类依次排列,以“一”始而以“癸”终。《凡例》谓:“古人字少

  • 冰斋文集

    四卷。清怀应聘(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怀应聘字莘皋,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本集是怀应聘自编,皆散体古文,而八股文选本之序最多。有清钞本。

  • 晏子春秋平议

    一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撰。此篇摘录《晏子春秋》中的疑难文句,逐句加以按语,正句读、审字义、校误文、疏通古字通假,多有发明。此篇为俞氏所撰《诸子平议》之第二种,有同治十年(1871年)刊《春在

  • 世德堂集

    四卷。清王钺(1623-1703)撰。王钺,字仲威,号任庵,诸城(今山东诸城)。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因母亲年老留养不赴官。1669年母亲去世,选为广东西宁县令。后举“博学鸿词”不赴。王钺善诗文

  • 驳吕留良四书讲义

    不分卷。是书首录雍正九年(1731)十二月十六日上谕一道。次录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朱轼、礼部右侍郎吴襄等崇正黜邪一疏。编修顾成天奏请将留良之《讲义》、《语录》派员查阅,将书中抄袭先儒及议论悖谬、引据舛

  • 公是集

    五十四卷。宋刘敞(1019-1068)撰。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庆历六年(1047)进士,通判蔡州。历右正言、知制诰。曾奉使契丹,知扬州、郓州、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改集贤院学士

  • 易笏山行状

    一卷。清易顺鼎、易顺豫合撰。顺鼎、顺豫皆清末叶人,生卒年不详。惟知顺鼎著有《经义廷撞》,顺豫著有《易释》。本行状记其父易佩绅生平。佩绅字笏山,咸丰年举人,官至江宁布政使。佩绅以军功起家,而以改革地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