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祁县志

祁县志

①八卷。清郭修,周继芳纂。郭字不详,河北高邑县(今河北柏乡县)人。顺治十三年(1656)任祁县知县。政绩甚嘉。《祁县志》康熙四年(1665)刻本。全书八卷,五十二小目。分为:卷一舆地志,卷二建置志,卷三食货志,卷四典礼志,卷五官政志,卷六人物志,卷七艺文志,卷八杂记志。每门下附有诸小目。此志踵明万历旧志而作,在内容上,视旧志略有增加。如人物目,一种意见为祁在唐虞时,并为冀城,自春秋时,晋贤大夫祁奚采食于斯,而邑,因而得名。代多伟贤,如汉朝的王充,晋朝温峤等,在正史中亦为不多见的人。此书于人物志中,尚能一一列举,逐一记载,实为可嘉。然而,此书不足之处有二,一是舆地志沿革目下,晋武帝封李惠为祁侯,此书误晋为汉,误惠为善,使人读之不明。二是祁地,历代皆有封爵,如汉封绘贺为祁侯,晋封李惠为祁侯等等。网罗旧闻,广博收集,几乎达到数十人。此志自应列封爵一目以载之,不可不设小目。总之,该志书分科设目尚有可取之处,惟编述不免谬误舛杂。②八卷。清郭原本,朱埕续修。郭详见《祁县志》康熙四年刻本条目。朱埕字公琢,山东单县人,出身岁贡,曾充正黄旗教习,康熙四十二年(1703)任祁县知县。历三年而始修志,未久即成。《祁县志》康熙四十五年(1706)增补本。该编虽为续修,然不过就旧本版刻为底本,仅于人物官政诸志,增刻数页而已。至于体例则全部承袭旧志,丝毫未改。特别是旧志错讹之处,如舆地志沿革下,晋武误为汉武,李惠误为李善等等,全盘继承,未加修正。③十六卷。清陈时纂修。陈时,湖南衡阳县人。进士出身,乾隆四十三年(1778)任祁县知县。《祁县志》乾隆四十五年(1780)刻本。全书十六卷,分为:卷一舆地图,星野,沿革,卷二疆域、山川、城池、关梁,卷三县治、学校、田赋,卷四风俗、物产、古迹、祠庙、封爵,卷五职官、名宦,卷六选举,卷七乡贤,卷八至卷九人物,卷十列女、艺文,卷十一至卷十五艺文,卷十六祥异、杂记。按祁志自康熙四年,知县郭编修付梓后,康熙四十五年暨雍正七年,知县朱埕、罗著藻曾先后续增。郭志多讹误,朱、罗二志,既未纠正,增补亦少。此书编辑,固在续增朱、罗二志,同时纠正旧志之错误。如:旧志舆地志沿革下,晋武误作汉武,李惠误作李善,是编则一一改正。又如旧志人物志中有寓贤一类,下列狐偃、赵简子,此书按《山西通志太原府志》在寓贤一类中,祁无其人,并依旧志注语,狐偃故里在县北三里,赵简子故里在县西十里,即证其非寓贤一类,故于人物志中,删去寓贤一类。甚为得当。④十六卷。清刘发岏修,李芬纂。刘发岏字燮丞,广西全县人。出身举人,光绪四年(1878)任知县。此书修于光绪五年(1879),历时二年,稿初具而刘发岏卸职,光绪八年(1882)年,胡德修接任知县,始将刘稿略加修改,付梓印行。《祁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全书十六卷。该书系全部承袭乾隆间陈时本而作,体例类目,一依陈本,凡陈本尚有旧版即重印,无一字删增。陈本以后者,则以陈本条款重新增刻附于后面。就山川、舆地目而言,全部照旧志版印刷。然人物、艺文目,则有增加。考祁志自明万历以后,续修者不啻三四人,皆谬误漏缺,无可阅读。直至陈本出,祁志始可读。然祁之文献人物,亦因以传真,惜旧志分类不明,纲纪未分,此志续以陈本百年之后,人物增变仍因循旧志旧体例,未有任何更改。

猜你喜欢

  • 东观汉记

    二十四卷。《隋书·经籍志》称长水校尉刘珍等人撰,今考证刘珍未尝做过长水校尉,且此书开始于明帝时,更不能将刘珍写在编撰者之首。《后汉书·班固传》载明帝诏班固与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

  • 八代诗选

    二十卷。王闿运(1832-1916)编选。王闿运,字壬秋,一字壬父,晚号湘绮,时称湘绮老人。湖南湘潭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客曾国藩幕府。后荐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辛亥革命后,任国史馆长,兼参

  • 勘靖教匪述编

    十二卷。署石香村居士编。作者真名实姓不详,据自序为四川人,曾中举人,约生活于嘉、道年间。此书记乾、嘉时期川、陕、鄂三省白莲教起义经过,主要取材于《钦定平定三省邪匪方略》,参之以稗官野史,按省、依事排比

  • 大学参证

    二卷。清沈辉宗撰。辉宗字笃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是书无序例,上卷为总考,下卷为条考。引用旧说中认为恰当的,驳斥纠正其不恰当的,并多有特创。如总考中,称《大学》首章是致知之文,宋儒疑有错简,删去首

  • 汉儒易义针度

    四卷。清朱昌寿撰。朱昌寿字西泉,浙江省仁和县人。此书乃朱氏据家藏秘册及世所罕传诸图,略为校勘而成。其第一卷为易义例。包括互卦说、变卦说、之卦说、反对卦说、旁通说、爻辰说、元吉大吉解、贞悔解、贵贱考、爻

  • 朱秉器集

    八卷。明朱孟震(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朱孟震,字秉器。新淦(江西新干)人。生卒年不详。隆庆二年(1568)进士,除南刑部主事,出知重庆府,累官陕西、山西副使,四川按察使,贵州布政使、顺天府尹。著有

  • 生利分利之别论

    二卷。英国李提摩太(详见《西铎》)撰。这是一部经济学方面的专著。李提摩太认为世人竞相言利,而不知利有生利和分利两条途径,所以他撰写此书以说明之。在书中李提摩太论述了利的产生,非独力与现力所能生,他主张

  • 尚书补阙

    一卷。清华长卿辑,并作集注。此书名“补阙”,是指补《泰誓》。卷首有华长卿自序。在自序中,华长卿说:“(汉)武帝时,民有得《泰誓》者,献之,合于伏生之书,并列于学官。今世所谓古文者,乃梅赜之伪书,非孔壁

  • 集古隶韵

    五卷。明方仕(生卒年不详)撰。方仕字伯行,宁波(今属浙江)人。此书以汉碑隶书分四声编次,完全抄袭宋娄机《汉隶字源》。只是变其一二三四等目,以《千字文》“天地元黄”诸字编排。体例简陋,摹刻拙劣,多失本形

  • 郑征君行述

    清郑知同撰。知同晚清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所述为其父郑珍(1806-1864)事迹。郑珍字子尹,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举人。曾任古州、镇远、荔波训导,后征为知县,分发江苏,未行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