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素问悬解

素问悬解

十三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黄氏认为《素问》八十一篇,自秦汉以后始著竹帛,传写数易,错误屡出,故加以参互校正,著为此书。如“本病论”、“刺法论”、“刺志论”旧本皆谓已佚,然黄氏考证认为“本病论”在《素问·玉机真藏论》中,“刺志论”误入《诊要经中论》中,“刺法论”误入《通评虚实论》中,并未亡佚。其他篇章亦有简错,如“经络论”为“皮部论”后半篇,“皮部论”为“十二正经经络论”之正文。故黄氏对《素问》内容加以补阙,以恢复八十一篇之旧貌。分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等十类,摘录若干原文,并于原文各段后加以注释,其注释间有发明。如五运六气之南政、北政,旧注以甲己为南政,其余八千为北政。黄氏则认为天地之气,东西对恃,南北平分,何南政之少,而北政之多也。一日之中,天气昼南而夜北;一岁之中,天气夏南而冬北;十二年中,三年在北,三年在东,三年在南,三年在西。在北则南面而布北方之政,是谓北政。天气自北而南升,在南则北面而布南方之政,是谓南政。言简意赅,颇有见地。书末附有冯承熙撰《校余偶识》一卷。有《黄氏遗书》三种本。

猜你喜欢

  • 枣林杂俎

    明清之际谈迁(1593-1657)撰。谈迁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县枣林人。明天启元年(1621)撰著《国榷》,清顺治二年(1645)续订崇祯、弘光两朝史事。顺治十年北上居京,

  • 群书疑辨

    十二卷。清万斯同撰。万斯同生平事迹详见《声韵源流考》。此书主要杂考经史等群书。全书共分十二卷,一至三卷考论经传,第四卷杂论丧礼,第五卷论周正及春秋孟子,第六卷为礼说及房室夹室、附庙考,第七卷为历代庙制

  • 三国志辨误

    三卷。不著撰人名氏,也不详时代。据苏州府志记载,陈景云,字少章,吴江县学生,长洲人,少年时跟何焯游,博通经史,长于考订。所著书共九种,其四为《三国志校误》,似即此书。《三国志辨误》一书纠正陈寿《三国志

  • 竹斋诗余

    一卷。宋黄机撰。黄机字几仲,又字几叔,号竹斋。东阳(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据词中所注,有“时欲之官永兴”语,大抵亦尝仕宦于州郡,但不知为何官。其游踪多在吴、楚之间,而与岳总干以长调唱酬为多。岳总干

  • 阳山志

    三卷。明岳岱撰。岳岱,邺郡人。阳山在苏州府城西北三十里。高八百五十丈。周围四十五里。东面阳,故名曰阳山。盖取山之东为朝阳,山之西为夕阳之义。以其远观有四面飞动之势,又名之为四飞。越绝书夫差自杀,越人葬

  • 图注脉诀附方

    《图注脉诀》四卷,《方》一卷。明张世贤(详见《图注难经》)撰。此书是为世传王叔和《脉诀》所作之图注。又名《图注王叔和脉诀》。王叔和原有《脉经》十卷,为论纂岐伯、华佗等论脉要诀所成。又有《脉诀》一卷,为

  • 还砚斋易汉学拟旨

    一卷。清赵新撰。此书用笔记体例,分条论说。对六十四卦只部分诠释。每卦之爻亦不全释,或释一二爻,或不释爻辞,只释象辞。其说以汉易为宗,所引十之八九来自虞翻。虞翻于易象不知、易理未解之处,则参用虞氏卦变爻

  • 古香堂丛书十三种

    三十四卷。《附录》二卷。清王初桐撰。王初桐,字于扬,一字竹所。生卒年未详。江苏嘉定人。诸生。乾隆召试二等。四库馆滕录。议叙选齐河县丞。历署新城、淄川、平阴、寿光、潍县,及宁海州同。是编计诗集六种、词集

  • 西徼水道

    不分卷。清黄楙材撰。黄楙材,字豪伯,上高人。官知县。熟于地理测量之术。著有《得一斋杂著》等,皆为考证地理水道之书。《西徼水道》梦花轩刻本。不分卷,分为十篇:金沙江源流考、雅龙江源流考、澜沧江源流考、潞

  • 选录斋诗钞

    三卷。《诗余》一卷。清韩德玉撰。韩德玉,生卒年不详,江苏长州(今苏州)人,资政韩莲洲之女,刘传祁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唐县刊本。书前有礼部奏文、叶昌炽所撰写的家传、刘永诗所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