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一卷。元刘鉴编撰。简称《切韵指南》。刘鉴字士明,关中(今陕西一带)人。另著《经史动静字音》,未见传本。刘氏生平不详。据其自序,此书成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自序云:“仆于暇日,因其旧制,以成十六通摄,作检韵之法,析繁补隙,详分门类。并私述玄关六段,总括诸门,尽其蕴奥,名之曰《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与韩氏《五音集韵》互为体用,诸韵字音,皆由此韵而出也。”可见此图与金韩道昭《五音集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韩氏《五音集韵》成于金泰和八年(1208年),它把《切韵》韵部合并了十四韵,是最早合并韵部的韵书。刘氏此图虽然受到韩氏韵书影响,但两书所并韵部并不完全相同,刘书并非完全依据《五音集韵》编制的,实际上刘书更接近《四声等子》,它所并各韵与《四声等子》基本一致。在韵图体式上,它与《四声等子》基本一致,全书也分十六摄;所注内转、外转亦与《等子》相同;只是各摄序次略有不同,《切韵指南》是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曾、梗、流、深、咸。而《等子》则是通、效、宕(江)、遇、流、蟹、止、臻、山、果(麻)、曾(梗)、咸(深)。《切韵指南》列二十四图,较《等子》多出四图,它把“江”“梗”、“深”三摄独立列图,又把咸摄“严”、“凡”两韵分出别立一图。它所并的韵与《等子》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等子》“江”“阳”、“盐”“添”“严”“凡”、“蒸”“庚三”“清”“青”分别相并;而《指南》“江”“阳”不并;“严”“凡”、“庚三”“清”“青”分别相并。声母方面《指南》与《等子》一致。总之,《指南》与《等子》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刘氏可能是按《等子》体制,填入《五音集韵》的韵字,编成了这部韵图。《切韵指南》受到《五音集韵》的束缚,是比较保守的。为了调和实际语音与《切韵指南》的矛盾,刘氏撰成《门法玉钥匙》,附于《切韵指南》之末。所列门法凡十三门:音和、类隔、窠切、轻重交互、振救、正音凭切、精照互用、寄语凭切、喻下凭切、日寄凭切、通广、侷狭、内外。这十三门是宋元以来等韵门法发展的集中概括,对韵图归等列字问题做了较为完备的说明。是书有明成化三年(1467年)释文儒刊本、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刊本、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刊本(附于《改并篇韵》)、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释恒远单刊本、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刊本等。

猜你喜欢

  • 女红余艺

    一卷。清毛秀惠撰。毛秀惠,生卒年不详,字山辉,江苏太仓人,画家、诸生王愫之妻。清代画家,诗人。善长诗词,尤工山水画。著有词集《女红余艺》。并有其诗《戽水谣》一首云:绿扬深沉塘水浅,辘车声满疆圳。倒挽河

  • 泗水县志

    ①十二卷。清刘桓修,杜灿然纂。刘桓,上谷人,进士出身,顺治十八年(1661)任泗水知县。杜灿然,邑人。刘桓宰泗水县,见旧志自明末纂修后,上距当时六十余年,天时人物变迁,赋役建置兴废,皆不能无记,乃博采

  • 国琛集

    二卷。明唐枢(生卒不详)撰。唐枢,字惟镇,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进士,授刑部主事,以疏请明正妖贼李福达罪被斥为民,隆庆初复官。年少就学于湛若水,并深受王守仁“良知”

  • 析酲漫录

    六卷。明陈懋仁(详见《年号韵编》条)撰。此书成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其大意欲以考证见长,而捃拾残剩,多无根据。盖学杨慎而不成者也。如书中称对牛弹琴为俗谚,并引李石面牛鼓簧为证。殊不知此为汉牟融《

  • 尚书解意

    六卷。李桢扆撰。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桢扆字华麓,任丘(今属河北省)人。明代学者。《尚书解意》盖为初学者而作,故对名物、义理不甚着力。只就文句推导语意,标举章、节大意,务使畅晓易明而已。

  • 右编

    四十卷。明唐顺之编。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曾与总督胡宗宪协谋平倭寇,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唐顺之自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至弧矢

  • 古今刀剑录

    一卷。南朝齐梁时期陶宏景(465-536)撰。陶宏景,又作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晚号华阳真逸,又号华阳真人,谥真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市)人。陶弘景幼年读书万余卷,受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

  • 词学集成

    八卷。清江顺怡(约公元1862年前后在世)撰。江顺怡字秋珊,自署愿为明镜室主人,安徽旌德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年间(1875-1908)曾为县丞,在浙江候补。他工于词,有《愿为明镜室词》行世,又有《续红

  • 沙县志

    十二卷,清林采修,周起泰等纂。林采,字梅庄,广西平乐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任沙县知县。周起泰,曾任沙县县丞。明嘉靖十五年邑令方绍魁新修。嘉靖二十四年邑令叶联芳又修。万历十九年邑令徐显臣复加纂辑。

  • 词话丛抄十种

    十卷。清王文濡编。编者生卒里贯未详,只知曾旅居上海,寄食书圬,善写文章,有以自见。然于倚声之字,则多疏略。所辑各书,未如近人所编《词话丛编》详尽。但亦时有佳构。文濡认为为词之道,易流于华丽空滑,欲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