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史百家简编

经史百家简编

二卷。清曾国藩(1811-1872)选编。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有《经史百家杂钞》。《经史百家简编》是曾国藩在编辑《经史百家杂钞》一书的基础上,择其精妙之文(共四十八篇)纂辑而成。此书参照姚氏编辑《古文辞类纂》将古文辞分为十三类的做法,将古文献别为三门十一类:简述门(包括论著类、词赋类、序跋类)、告语门(诏令类、奏议类、书牍类、哀祭类)、记载门(传志类、叙记类、典志类、杂记类)。与姚氏分类法相比,曾氏所分古文献之法不仅更为精简,还新增入书牍、典志二类,更趋合理。因该书“所论次采辑史传稍多,故云《经史百家简编》”(《自序》)。该书最早成书于咸丰十年(1861),现存同治十三年(1874)传忠书局刻本,光绪十三年(1887)蒋氏求实斋刻本、光绪十四年(1888)鸿文书局铅印本《曾文正公全集》,以及求实斋丛书之一《曾文正公全集》等。

猜你喜欢

  • 铁庄集

    十一卷。清陆楣(1649-1720)撰。陆楣,原名子任,字紫宸,号铁庄,江苏无锡人,世代躬耕,家贫力学,无师承授受,读书于鸡栖猪栏之旁,后以文见知于朱孝廉,遂名动公卿间。楣终生不仕,不以时文为业,而时

  • 雅论

    二十六卷。明费经虞(1599-1671)撰。其子费密又有增补。费经虞,字仲若、号鲜民,四川新繁(今新都)人。费密详见《燕峰文钞》。是书详论历代之诗,凡二十六卷。分源本、体调、格式、制作、合论、工力、时

  • 秦书集存

    共十六卷(《秦书集存》十四卷,《补遗》二卷)。近人华学涑(生卒年不详)辑。学涑字石斧,天津人。书前有辛酉(1921年)王守恂序和壬戌(1922年)华氏自序并凡例七条。其编排体例悉依《说文》,每字之上冠

  • 南北两宋志传

    二十卷一百回。明熊大木(详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编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南北宋分叙,各十卷五十回,亦有刊本不分回。《南宋志传》所写并非南宋之事,而是叙述五代时后唐年间石敬瑭出身至宋开国、破金陵灭

  • 小学

    一卷。清黄奭(生卒年不详)撰。黄奭字恩抡,甘泉(今江苏扬州)人。是书辑录为《说文》等书所引的周代迄乎南北朝之间小学方面的言论或著述,凡四十八家一百一十四条:《史篇》三条,楚庄王说一条,孔子说七条,韩非

  • 尚书中候郑注

    五卷。汉郑玄注,清孔广林辑。孔颖达《尚书正义》引《书纬》云:“孔子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定可以为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刘向《七录》载有《中候

  • 陶诗汇注

    四卷。清吴瞻泰撰。吴瞻泰字东岩,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陶潜诗注汇集,共四卷,成书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首卷载宋吴仁杰、王质二家年谱,末卷附诗话百余条。集中诗注则采宋代汤汉、元代刘履、明代

  • 山堂萃稿

    十六卷。明徐问(?-1550)撰。徐问,字用中,号养斋,武进(今属江苏)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累官至南京礼部侍郎,户部尚书。著有《山堂萃稿》、《读书札记》(已著录)。此稿为徐问诗文合集,凡

  • 屈骚心印

    五卷。清夏大林(生卒年不详)撰。夏大林,字用雨,号梅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此书称《心印》,取与屈原心心相印,设身处地理解屈原作品之意。夏氏先注《九歌》十一篇,置于箱中数年,因毛云孙阅后请注屈原

  • 证俗文

    十九卷,清郝懿行撰。郝懿行生平见“尔雅义疏”。郝氏自序云:“命名《证俗文》,盖慕服子虔《通俗文》,兼取《儒林传》疏通证明之意云。”不分门类,而每卷材料大致以类相从,卷一叙饮食,卷二叙服饰,卷三叙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