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吕氏家塾读诗记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

三卷。戴溪(生卒年不详)撰。戴溪,字肖望,学者称为岷隐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文学家。淳熙五年(1178)为别头省试第一,领石鼓书院山长。后任代理工部尚书,文华阁学士。除《读吕氏家塾读诗记》外,著有《春秋讲义》、《石鼓论语问答》。戴溪认为《吕氏家塾读诗记》一书于名物训诂最为详悉,而“篇内之微旨,词外之寄托,或有未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于是写下该书,后失佚不传。今本是《四库全书》编者根据《永乐大典》缀辑而成,只得原书十之七八。原序和总纲也无从补录。现本共三卷,卷一为读十五《国风》,卷二为读《小雅》,卷三为读《大雅》和三《颂》。没有原诗,不采用通常的训释方法,而以讲评方法阐发作品的诗旨、章法和艺术特点等,具有杂感性质。在驳正旧解、发明奥义、名物考释等方面都提出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见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平正通达、卓然不凡,其得风人之旨者亦多,实说诗家之善本。”是有一定道理的。其缺点是有许多地方求之过深,反而与诗旨背道而驰。现存版本有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乾隆间《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墨海金壶》本、《清芬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初学尚书详解

    见《尚书详解》③。

  • 燕丹子

    三卷。作者不详。内容是记述燕太子丹派荆柯行刺秦始皇的故事,与《史记·刺客列传》所记大同小异。此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至《隋书·经籍志》始载入小说家。书中的故事在东汉时应邵的《风俗通》、王充的《论衡

  • 周官集传

    十六卷。元毛应龙撰。毛应龙生平始末不得详知。据张萱《内阁书目》记载,应龙字介石,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大德间当官澧州教授。《周官集传》各家著录均为二十四部,原书久佚,清修《四库全书》,馆臣自《永乐大典

  • 王鲁公诗钞

    一卷。元王士熙撰。士熙字继学。生卒年不详。东平(今属山东)人。出身于文学世家,其父为翰林学士承旨王构。本人累官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在馆阁时,与虞集、袁桷等唱和,论者比喻为唐代岑、贾、宋、杨、刘,为元代盛

  • 海岳堂诗稿

    一卷。清江有烂(约1840-?)撰。有烂字桓叔,号镜河,连平州(今广东连平)人,咸丰辛酉(1861)拔贡,候补中书舍人,军功加五品衔。有烂早负诗名,诸体多妙,尤工五律。太平军起屡攻连平,他组织抵抗太平

  • 春秋地名异文考

    二卷。清叶德辉(详见《周礼郑注改字考》)撰。该书考证《春秋》三传所载地名异文,分上下二卷。上卷列《春秋》三传经文异文,下卷列传文与群书异文。大体上以《左传》为主,附载《公羊》、《穀梁》二传及群书之文,

  • 马平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舒启修,吴光升纂。舒启,满洲正红旗人。举人,知县。吴光升,纂辑《柳州府志》同时纂辑此志。县旧无志,康熙六年(1667)阎侯志草二册,逾三十余载,邑人稍加补缀,又四十年马君就遗帙增损,集四

  • 医闾集

    九卷。明贺钦(1437-1510)撰。贺钦字克恭、别号医闾,其先人为浙江定海人,以戍籍隶辽东义州卫。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寻告病归。弘治初(1488)起陕西参议,檄未至而母殁,乃上疏

  • 归愚诗文全集

    六十七卷。清沈德潜(1673-1769)撰。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江苏苏州)人。乾隆元年(1736)膺举博学鸿词。乾隆三年(1738)举人。次年成进士,时已六十七岁。此后则以诗受知于乾隆皇帝,

  • 榕园丛书

    三集,六十一种,一百七十二卷,续刻三种三十卷。清李光廷原编,张允补辑。李光廷字恢恒,广东番禺人。广东一带所刻丛书,始于伍崇曜《岭南遗书》、《粤雅堂丛书》,潘仕诚《海山仙馆丛书》。《榕园丛书》是为续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