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二百五十四卷。明王圻(生卒年不详)撰。王圻字元翰,上海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官陕西布政参议。以著书为事。著有《三才图会》、《稗史类编》、《东吴水利考》。本书为续马端临之《文献通考》,而稍加变更其门目,编辑而成。其意为在《通考》之外,兼擅《通志》之长。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权、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附书院)、节义、职官、郊社、宗庙、王礼、谥法、乐、兵、刑、经籍、六书、帝系、封建、道统、氏族、象纬、物异、舆地、四裔、方外三十考。比《文献通考》增加六目。取材多据史乘、文集、官牒、奏疏。较《文献通考》有所补充。南宋末期,金元以来,尤其明氏更详,所收的资料,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后清乾隆帝敕编《续通考》,大多史料皆源于此书。但本书的编次较为繁杂,许多史料也欠考证,差误较多。如忠孝节烈的妇女,史书统以列女,本书则别立忠妇、孝妇、节妇、烈妇诸门。对笃行畸节,都统以孝义,而本书则别立顺孙、义夫、义女、义徒、义母、义妾、义仆诸门。又如贵州盐引课,宜列于盐铁门。打青草喂养马匹事例,宜列于兵考,而误入四赋考内等。此书虽为续《文献通考》,但二书体例迥异,因此《文献通考》列入故事,而《续文献通考》则列入类书。清毛奇龄有《续文献通考补》四十八卷,为本书补充之作。有万历三十一年刻本。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案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认为其中有违碍清统治的记载,列为禁书,不准流传。乾隆帝又敕张廷玉等为总裁,齐召南等为纂修,重新编修了《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卷。乾隆三十二年成书。又命清朝自为一编。嵇璜、刘墉等为总裁,经纪昀校订,乾隆四十九年成书。其书的分目基本同于《文献通考》,于郊社、宗庙二考中析出群祀、群庙两考,计二十六考。于诸考事迹,均先引正史,参以说部杂编,并广采议论,辅以史评,并附以案语考论。有清武英殿本,光绪间浙江书局本。

猜你喜欢

  • 玉坡奏议

    五卷。明张原撰。张原,字士元,三原(治今陕西省三原县龙桥镇)人。正德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因上疏论事被谪为贵州新添驿丞。嘉靖元年(1522)召复故官。他对当时的权贵大臣直言不讳,言人所不言,这些奏疏皆收

  • 前汉书琐琐

    四卷。明朝郝敬(1558-1639)撰。郝敬字仲兴,号楚望。湖北京山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科给事中、崇祯十二年(1639)卒。享年八十二岁。(《明史本传》)。《前汉书琐琐》开篇卷首有崇祯二年

  • 春溪诗集

    四卷。明狄冲撰。生卒年不详。狄冲,字冲虚,溧阳(今江苏)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官至南京工部郎中。是集分未达、筮仕、南行、移滇、居筠、近游、金陵七稿。其拟李东阳乐府一百零二首,自谓神似。然全袭

  • 玉环厅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杜冠英、胥寿英修,吕鸿焘纂。杜冠英署同知。胥寿英同知。吕鸿焘新昌举人。玉环孤悬海外,其地旧属乐清、太平,明代曾几次弃之。清雍正间,设立厅治,始创志四卷。最初无文献可寻,有之也在乐清、

  • 石台孝经

    四卷(石刻本)。唐天宝四年,唐玄宗御制序和注,并亲自书写。经文用八分书书写,注文用小隶书写,共四石,今在西安。前第二行题曰:“御制序并注及书”,其下小字,曰“皇太子臣亨奉敕题额。”其额曰“大唐开元天宝

  • 积学斋丛书

    二十六种,六十一卷。清徐乃昌(见《鄦斋丛书》)编。丛书汇辑清代学者著作,以考证为主,多罕见之本。如程际盛,关于声韵训诂的著作,不下数十种,丛书收入他的《周礼故书考》一卷。张宗泰,对《孟子》、《周官》、

  • 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

    二十一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事迹见《南唐二主词校》辞条。此因唐五代词流传者少,遂辑录《南唐二主词》、温庭筠《金荃词》、皇甫松《檀栾子词》、韩偓《香奁词》、和凝《红叶稿》、韦庄《浣

  • 见素诗集

    十四卷。明林俊(1452-1527)撰。林俊,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刑都主事,迁员外。以事下狱,谪姚州判官,迁南刑部员外,后擢云南按察副使、进按察使,改湖广,引疾归

  • 新方言

    十一卷。近人章炳麟撰。章炳麟(1869-1936)字太炎,一名绛;初名学乘,字权叔。浙江余杭县人。从俞樾学,又问学于黄以周。年二十七加入康有为发起的“强学会”,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参加维新运动

  • 课易存商

    一卷。清周镐撰。镐字怀西,号犊山,金匮(今江苏无锡)人,乾隆举人,官至漳州知府。生平勤问学,至老不衰。著有《犊山类稿》,《课易存商》即其中之一。此书不章解句释,每卦只一、二条,皆先问后答。全书皆阐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