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老子

老子

二卷。春秋时老聃(生卒年不详)撰。老聃,后世尊称为老子,春秋末期人。汉代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较为详细的记述了老子的生平。他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任东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孔子向他请教过周礼。他看到东周王室日衰,便离开王室西去,到函谷关,受关令尹喜邀,为其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后离关而去,不知其所终。司马迁还用“或曰”、“或曰非也”的笔调,附带记录了当时关于老子的另外两种说法,一是春秋末期的老莱子,也与孔子同时;二是战国中期的周太史儋,在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见过秦献公。历代学者关于老子其人其书,都作过许多探讨,但一直没有取得共识。近现代有些学者经过多方认真考证,认为老子姓老名聃,早于孔子二三十年,曾是孔子老师,做过管理图书的官,撰有《老子》一书。《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道德真经》、《老子道德经》。《老子》书中,提出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生成与演变。认为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一种自然的恍惚窈冥之物,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运动性质,而动力之源是反,即“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充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在中国认识史上最早推翻了主宰之天。并且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福祸相依相伏等著名的辩证观点,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道”如同现代人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在政治上,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在物质生活上强调“知足”与“寡欲”。在军事上认为用兵是不祥的,提出“不以兵强天下”和“大军过后必有凶年”等理论来反对战争。但又主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还要用兵,所以在第五十七章中又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观点。总之,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老子》一书,战国时已广泛传播,老子思想也得到后人的承继与发挥。《庄子》、《管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都或多或少地吸取了老子思想。人们曾把老子和庄子学说并称为“老庄学说”,后世对其学说的研究与发挥,形成了道家学派。在阴阳家们的撮合下,又将黄帝和老子并提,因而形成“黄老之学”,被认为是“君人南面之术”,也称“黄老之术”。汉初统治者对此术尤为推重,用于治国安民的政治理论基础,为汉初的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起到过重要作用。汉初研究《老子》的学者名人辈出,有陆贾、贾谊等不下一二十人,可惜史科多已亡佚。西汉刘向雠校群书,将《老子》二篇编定为八十一章,分《上经》第一,三十七章;《下经》第二,四十四章。以后历代史志及诸家藏书目录都著录此书。汉以后经历代而至清,此书随时政的倡导或贬黜,或流于民间,或藏于官府。研究此书的或为隐居学者、道教名流,以本名或伪称他人之名而注述,形成民间流派;或以官修、御注,形成官学流派。河上公注本和王弼注本就分别是这两种流派最早的代表作。《老子》一书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虽遭汉代“独尊儒术”、清代“重佛轻道”等厄运,但还是得以广泛流传而不绝。现代研究《老子》的学者,虽然所见有异,但一般认为此书实是道家最古之作,最早向人们展现了朴素辩证法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唯心主义成份也得以流传并产生过较深的影响。多数学者认为此书是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也有学者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或以时政之需而对其非议,未免有失偏颇和欠缺公正。现存宋麻沙刘氏刻本、明《六子全书》本、明《道藏》本,皆为汉河上公注本,都标名《老子道德经》。明《合刻周秦经书十种》本、明《三经晋注》本,皆为魏王弼注本,题《老子道德真经》。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甲乙二种本,皆题《老子》。

猜你喜欢

  • 漱玉堂三种

    清孙郁撰。孙郁,生卒年不详,字雪崖,号苏门啸侣,河北魏博(今河北大名县)人。此书为《绣帏灯》(二卷)、《双鱼佩》(二卷)、《天宝曲史》(二卷)、三种传奇之总称。其故事均取材于历史传说或据他人作品改编而

  • 便宜十六策

    一卷。旧题汉诸葛亮撰。考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之著述详列于传后,无是书之名。故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疑附托者所为,甚为有据。《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此书名作《武侯十六策》,引晁氏之言曰十六策者

  • 西涧初集

    六卷。清刘然(约1676前后在世)撰。刘然,字简斋,江苏江宁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西涧初集》卷首有杜浚康熙十七年(1678)作的序文,称其诗文“闳阔深奥,不可名状”。但观其内容,却有名不副实之感。

  • 共读楼书目

    十卷。清国英编。国英(约1821-1890),满姓索绰络反出身没落世勋之家,幼时家贫,二十岁左右补为枢曹。同治三年(1864)与朋友共创崇正义塾,后屡蒙恩擢,所得俸银悉用购书,所藏亦渐为丰富。光绪二年

  • 诗经精华

    十卷。清薛嘉颖撰。嘉颖字悟村,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是书除宗朱熹《诗集传》外,则尊乾隆所修《诗义折中》。朱氏《诗集传》论诗,一篇之主旨,多在每诗前数句下,此书则列于篇末《集传》之下。之后列有音释,多

  • 律吕新书笺义

    二卷。附《八音考略》一卷。清罗登选(生卒年不详)撰。罗登选衡山(今属湖南)人。是书取用蔡元定《律吕新书》并为之作注释,书中所引推步算术之类,尤为牵强附会。书末附有《八音考》一卷,也无甚创见。是书于《四

  • 常建诗

    三卷。唐常建(约749前后在世)撰。常建不知其字,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知其于开元十五年(727)与王昌龄同榜进士,终于盱眙尉。故人称为“常尉”。此集乃毛晋汲古阁所刊,共三卷,

  • 吴山鷇音

    八卷。清林云铭(约1673前后在世)撰。林云铭,字西仲,侯官(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任徽州通判。耿精忠之乱,云铭方家居,被囚十八日,清兵破关,始得释,又尝寓居杭州。著有

  • 蜀刻本

    八种,十七卷。佚名编。此丛书不知编者,也不著书名,所收清张琦《战国策释地》二卷,见于《宛邻书屋丛书》;唐罗隐《两司书》二卷,见于《拜经楼丛书》;清邵晋涵《南江札记》四卷,已有刊本流传。唯清王筠所著《毛

  • 达生编

    二卷。清亟斋居士(生卒年不详)撰。亟斋居士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为康熙年间安徽人。著有《详要胎产问答》、《亟斋急应奇方》等书。此书又名《达生篇》,又作一卷、三卷,为妇产科著作。撰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