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雍集
一卷。元郑允端(1327-1356)撰。允端字正淑。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宋丞相清之五世孙女。元末张士诚居平江,允端家破,贫病悒悒而卒。此集为同郡施伯仁辑其遗稿而成。钱塘钱帷善,青城社寅为作前后序。明嘉靖中,其五世孙仁始刊行。其诗词肤浅柔弱,不合韵律。《四库全书》列为“存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有清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涵芬楼秘笈》本,民国九年(1920)石印本(藏于上海图书馆)。
一卷。元郑允端(1327-1356)撰。允端字正淑。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宋丞相清之五世孙女。元末张士诚居平江,允端家破,贫病悒悒而卒。此集为同郡施伯仁辑其遗稿而成。钱塘钱帷善,青城社寅为作前后序。明嘉靖中,其五世孙仁始刊行。其诗词肤浅柔弱,不合韵律。《四库全书》列为“存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有清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涵芬楼秘笈》本,民国九年(1920)石印本(藏于上海图书馆)。
二十二卷。清彭开祐(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彭开祐,字孝绪,号椒岩,娄县(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至武冈州知州。此集有《瞻云稿》、《游琴稿》、《一螺稿》各六卷,《
七种,三十卷。不著辑人姓名,当系马氏族人所编。有明马孟祯一种,《奏略》一卷。马孟祯字泰符,桐城(今属安徽省)人,明万历年间进士,任分宜知县,升御史;出为广东副使,又擢为光禄寺少卿,旋改太仆。其九世孙清
①四卷。清李溁修,仲弘道等纂。李溁字禹门,直隶真定府高邑人,出身举人,康熙十年(1671)任滋阳县知县。仲弘道字开一,浙江桐乡人,曾任峄县知县。按滋阳即古兖州,从前无志,明嘉靖四十四年知县李之茂始创修
十二卷。清许宝书撰。许宝书,顺天大兴县人。官至淮南总局会办、总办。是书成于同治九年(1870),首载撰者自序,言取童濂《淮北票盐志略》,续为是编,一切体例仍前志之旧,节去各图、议票改道遴员丈池奖励税库
十二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定之字主敬,号呆斋,谥文安,江西,永新人。正统六年(1436)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明史》有传。该书用古本,以上下经及十翼分为十卷,但其中《象
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五千四百八十五卷。无编辑者姓名。道家经典之汇集,始于六朝,汇辑成“藏”,则在唐代开元中。藏经刊印始于宋徽宗年间的《万寿道藏》,后来金元各藏均以此为蓝本。明代《正统道藏》一千四百二十六
十四卷。清代祝洤(1702-1759)撰。作者认为清代而成的《朱子近思续录》、《朱子文语纂》、《朱子节要》等书都不完善,故摘取《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中有关内容分十四类编辑而成,每类为一卷,共计六百
一卷。《遗稿》一卷,《悟笙唱和初集》二卷。清郭润玉(见《湘潭郭氏闺秀集》)撰。此书是《湘谭郭氏闺秀集》其中之一。此书前有郭润玉所写自序,共收诗一百五十首。《悟笙唱和初集》是郭润玉与其夫李星沅唱和之作。
二十四卷。明邹维琏(?-1635)撰。邹维琏字德辉,号匪石,江西新昌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官吏部郎中时,以疏劾魏忠贤谪戍贵州。崇桢初,召为南京太仆寺卿。荐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剿海寇有
八卷。明朱孟震(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朱孟震,字秉器。新淦(江西新干)人。生卒年不详。隆庆二年(1568)进士,除南刑部主事,出知重庆府,累官陕西、山西副使,四川按察使,贵州布政使、顺天府尹。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