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荆门直隶州志

荆门直隶州志

①三十六卷,清王树勋修,廖士琳纂。王树勋,江苏江都人,监生,官荆门直隶州知州。廖士琳,湖北汉阳人,嘉庆三年(1798)副榜。荆门,故隶安陆府,乾隆五十六年(1791)改直隶州。州志自乾隆十九年(1754)知州舒成龙修后,至嘉庆中叶将及六十年,旧志版本漶漫,残缺不全。王树勋至,以前志体例井然有条,为邑中巨典,本不可废,因年代久远,新事层见叠出,无由记载,恐年久事淹而无闻,遂为续修。并以修志为急务,延廖士琳主纂事。《荆门直隶州志》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全书三十六卷,起沿革,讫文苑。此志体例一遵前志,分卷类目皆相同,仅续其新事,补阙遗,于前志旧文,力存故璞,不因续修而增损。王树勋自序:采辑旧文,仍其旧,增其新,事无巨细,无不纲举目张,既不没前人考究之苦心,又可供后人追溯之取证。此论甚当。前志黜文尚质,文词简约,王树勋继之,宗其体例,仿其文笔,名符其实为续修,二者相得益彰。② 十二卷,首一卷,清恩荣修,张圻纂。恩荣,字华甫,汉军镶白旗人,进士,官荆门直隶州知州。张圻,浙江海宁人,举人。荆门州志,自乾隆初舒成龙修后,嘉庆十四年(1809)王树勋继纂,咸丰九年(1859)黄昌辅再辑,百余年间,志已三修。至恩荣莅任,正值兵燹之后,百姓复归故土,又值物庶年丰,一派太平景象。郡人皆思以志,适张圻来此地,遂为主修志事。《荆门直隶州志》同治七年(1868)明伦堂刻本。共十二首卷,首一卷,为卷首宸翰志,分为:卷一舆地志,卷二建置志,卷三政典志,卷四戎制志,卷五祀典志,卷六祠宇志,卷七职官志,卷八选举制,卷九人物志,卷十列女志,卷十一艺文志,卷十二杂录志。此志距前志仅十年,不论旧迹新事,皆已备见乾隆嘉庆咸丰三志,故无须再事采访。恩荣于此志别创新例,合三志为一书,择善录,弃杂乱无补于事者,收集大成之效。又别创祠宇列女二志,则鉴于舒、王各志,多以祠庙附于坛壝,武庙附以学校,难免混淆,故特立祠宇志载之。列女一志,旧志原名贤节,此志则易新称。该志复缕析若干门,使贤寿贞孝贞烈,各以类入传。较之旧志,不仅名异,实也不同。此志修于诸志之后,能别立新义,不落前人窠臼,也为不易。

猜你喜欢

  • 正韵笺

    四卷。明杨时伟撰。时伟有《春秋编年举要》,《四库全书提要》著录。《正韵笺》,《四库全书提要·小学类存目》著录,谓是书有崇祯四年(1631年)自序,大旨以《正韵》不行于当代,故因其原本,增注于下,谓之“

  • 高素斋集

    二十九卷。明黄姬水(1509-1574)撰。生平详见《白下集》(辞目)。是集凡二十九卷。赋一卷,诗十二卷,文十六卷。王世贞在《艺苑卮言》称其诗“如北里名姬作酒纠,时出俊语。”所论颇为准确。其文则学有所

  • 柏堂读书笔记

    十三卷。清方宗诚(1818-1888)撰。宗诚字存之,安徽桐城人。是书乃宗诚读书笔记,分七部分,《论文章本原》三卷,《读文杂记》一卷,《说诗章义》三卷,《陶诗真诠》一卷,《读乐鉴论》三卷,《读史杂记》

  • 故事选要

    十四卷。明王思义(生卒年不详)撰。王思义著有《宋史纂要》。此书采摘子史中的故事,分类编排成书。全书分十五门。所引故事,多不注明出自何处。而且书中舛误之处亦颇多。如雪门,收绛雪丹事,已是不伦不类,又将张

  • 唐韵辑本

    二卷,唐孙愐撰,清黄奭辑。孙愐生平见“唐韵”。黄氏所辑虽不丰,然与《唐韵》残卷比照分析,颇有助于了解《唐韵》梗概也。是编刊入《汉学堂丛书》,有清道光中甘泉黄氏刊光绪中印本。

  • 杂诫

    一卷。明方孝孺(1357-1402)撰。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正学,宁海(今浙江省宁海县)人,宋濂弟子,以文章、理学著名。建文中,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改文学博士。燕王篡位后,以不肯起草登极诏书被杀,凡

  • 经传释义

    五十卷。清陈炜(生卒年不详)撰。陈炜字星辉,浙江慈溪(今宁波)人,诸生。家贫,以学自励,凡经史子集及笺释、注疏,无不荟萃于胸。岁科试辄冠军,乡试屡荐不售。年四十五岁,赍志以终。平生所著甚富,惜皆散佚。

  • 古文尚书考

    一卷。清陆陇其(1630-1692)撰。陇其,初名龙其,字稼书,人称当湖先生,谥清献。平湖(今属浙江省)人。清代著名学者。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任嘉定、灵寿二县知县。有善政。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

  • 濂洛风雅

    六卷。元金履祥(1232-1303)编。金履祥字吉父,号仁山。浙江兰溪人。著有《尚书表注》等。是书乃至正十六年(1356)履祥馆于韩良瑞家齐芳书舍所刻。原本选录周子、程子以至王柏等四十八人之诗,而冠以

  • 诗韵摘要

    一卷。书者与刻者皆不知姓名。其字高不过一寸,每行十字。宋代贾似道曾缩《兰亭》为小册,名之《玉枕》,为法帖中之最小者,但其高也有数寸。而此册中字之小,从来刻帖者不曾见,字数超万,楷法工整,不知当时如何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