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虚字说

虚字说

一卷。清袁仁林撰。仁林字振千,陕西三原人。其人出处无可考。据其自序云书于东渠小学,其后王氏跋云《虚字之说》,吾师振千先生,为予小子辈说书而作,则袁氏为教师,此书为方便教学而作也。书前有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袁氏自序,后有乾隆十一年(1746年)王德修跋。是编搜辑经史诸子书中之虚字一百多个,各辨其语意文理,审其疾徐轻重,逐一区别,加以说解,并征引经史诸子百家之言以为证焉。书中颇多精当之论,较前人深刻多矣,如曰:“虚字者,语言衬贴,所谓语辞也。在六书分虚实,又分虚实之半,皆从事物有无动静处辨之。若其仅属口吻,了无意义可说,此乃虚之虚者,故俗以虚字目之。盖说时为口吻,成文为语辞,一也。”“语辞何以无义,缘其字本为语中衬点之声,离语则不能自立。”明确提出实字、虚字的是南宋末年的张炎,说见《词源》。张炎之后,字分虚实之说为历代训诂学家所接受,但何为虚字,诸家解释皆不及袁氏确切,袁氏之论,至今仍值得重视。又如曰:“腰句过递中用‘乎’字与‘於’字有别。‘乎’字气常圆满包含,用以腰句,能使上截微顿乃下,而情辞自足;“於”字气常巽顺直趋,用以腰句,能使上截轻松贯注,而情辞自捷。”“‘诸’字,腰句者可代‘之於’二字,乃是平趋过递。尾句者可代‘之欤’二字,乃是带疑未定。较之‘之於’,‘之欤’二者样处,别有一种团缩劲秃之气,正以其各收二字之音缩为一音,故彼自流畅,此自团缩。”袁氏对虚字语气的这些精细体味和分析,是很有价值,值得今人重视的。论者谓是书所说诸字,纯从经史诸子百家成语中体会其分若干用,用分若干义,一一为之剖解,自来训诂虚字,明晰详尽,从未有逾于是编者。此书有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及咸丰年间刊本,另有《惜阴轩丛书》本及《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答疑孟

    一卷。清陈钟英撰。钟英字英多,江苏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是书就司马光“疑孟”诸条,各为说以驳之,与宋余允文《尊孟辨》援义多同,而词不相袭。该书有道光六年(1826)刊本。

  • 公孙龙子

    三卷。公孙龙(约前325-前248)撰。公孙龙,战国时期赵人。公元前284年,他曾以游学者的身份到过燕国,劝燕昭王息兵。公元前257年在赵国见过赵惠王、邹衍、孔穿诸人,可见他与邹衍、庄周为同时代人。公

  • 易辰

    九卷。明朝贺登选撰。登选号澹余,江西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此书以三百八十四爻取象之义,杂引史事以证经。大概为仿照《诚斋易传》的体例,但深刻恰切却不如之。他以乾初

  • 永清县志

    二十五篇,附文征五卷。清周震荣修,章学诚纂。周震荣,字青在,浙江嘉善人,乾隆举人,历任青阳知县、清苑县承、永清知县。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进士,官国子

  • 读礼丛钞十六种

    十六卷。清李辅耀编。李辅耀,生卒年不详,字幼梅,湖南湘阴人,同治庚午(1870年)优贡,光绪丙子副贡,官浙江候补道。事母至孝,当他的母亲徐氏去世守丧时,哀痛倍至,而动辄以古礼行事。将母亲灵柩安葬在长沙

  • 礼稽命征

    不分卷。清黄奭辑。黄奭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以天人感应学说论历代礼制的变化,其核心思想大意是:王者制礼作乐本之于天命,然而天命不常,因之历代礼制都有增损、改易。如:唐虞五庙是亲庙四种加始祖庙,其后夏、

  • 论语赘说

    二卷。清胡清瑞撰。清瑞字辑五。襄城人。是书意在攻程朱,以为汉学家张目,大意谓《论语》之作,非孔子之意,《论语》之为四书试多士,尤非孔子之心。然既已辑为四书而注,固应即《论语》以窥删定赞修之心,而求合于

  • 西湖扇

    清丁耀亢(详见《表忠记》)撰。此剧演武林中人顾史与女子宋湘仙姻缘始末之事,宋湘仙游湖将扇丢失,顾史得此扇,与所眷妓女宋娟娟共和诗。适值后金南侵,宋湘仙、宋娟娟皆被金兵掳走,宋湘仙旋出家为尼,宋娟娟配正

  • 刘文靖公遗事

    一卷。元苏天爵(详见《元朝名臣事略》)撰。记载元刘因遗事。刘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今属河北)人。钻研程朱之学,官至右赞善大夫。《元朝名臣事略》收录。本书所记为前书遗漏事迹,故名《遗事》。所记之事多为

  • 半轩集

    十四卷。明王行(1331-1395)撰。王行,字止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少授徒于城北齐门。洪武初,有司延为学校师。后馆凉国公蓝玉家。蓝玉荐之太祖朱元璋,得召见。蓝玉诛,王行亦坐死。事迹具载《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