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蜀石经残字

蜀石经残字

一卷(百一庐丛书本)。清陈宗彝刊。宗彝尚刊刻过《汉熹平石经残字》。此书前有其父醒斋老人序,次为《毛诗》及《注》残字,后附道光五年独抱居士跋。次为《左传》及《注》残字,后附助刊各家姓名及道光八年宗彝和顾千里的跋。书中所刊的经和注是:《毛诗》,卷第一自《鹊巢》注“爵位故以兴焉”起,至卷末《驺虞》章止。卷第二自“《邶风·柏舟》训诂传第三”起至卷末“二子乘舟”章止,计存毛诗卷一的下半卷和卷二的全卷。《左传》自昭公二年传注“唯晏子信之曰夫子君也”句的“子”字起,至“吾闻之也忠信礼之器也”句的“闻”字止,中间脱经文十四字。又自传注“宗犹主也”句“主”字起,至“女罪不恤而又何请焉”句“而”字止,共计存《传》与《注》六百余字。所刊的毛诗,即王昶《金石萃编》中据以作《毛诗石经残本跋》,吴骞拜经楼各著中据以作《蜀石经毛诗考异》,冯登府《石经补考》中据以考毛诗残本,严杰据以作《蜀石残本毛诗考证》,而钱大昕《金石跋尾》、《左传残字跋》中所谓求访四十年不可得的蜀石经毛诗。所刊的《左传》,即钱大昕《金石跋尾》据以作跋,冯登府《石经考异》据以考左传残本,而缪荃孙据庐江刘氏所获蜀石经作的《校记》中所谓左传昭二十六年之六百余言而误以昭二年为二十年的蜀石经。天下历见各家著录题咏的蜀石经,《毛诗》有《周南》、《召南》、《邶风》,《左传》有《襄公二年》全卷,《昭公二年》六百余字。《公羊传》有《桓公六年》卷第二,《穀梁传》有《襄公》十九行,《文公》五行,《周礼》有《夏官》三十六行。《秋官》上下卷和《考工记》。此外别无传载。其中《左传》之《襄公二年》全卷,《昭公二年》六百余字,《公羊传·桓公》第二卷,《穀梁传》之《襄公》十九行,《文公》五行,《周礼·秋官》上下卷和《考工记》,悉归庐江刘氏所有,已照原刻影印传世。只有《周礼·夏官》及《毛诗》之《周南》、《召南》、《邶风》不知流落何处,久已不传。虽然毛诗残本有王昶、吴骞、冯登府、严杰诸家为之校订,因而其经文传笺与各本的同异之处不难藉之以传,但孟蜀的原刻无从窥见,毕竟不能使人无憾。而幸能存其原刻,使人得识原貌者,只赖有陈氏此刻了。陈氏此刻,虽仅刻《毛诗》、《左传》两种,与庐江刘氏影印孟蜀石经多种不可同日而语,但久已不传的《毛诗》,竟赖以存,确实是人间孤本。其字句与《经典释文》、《唐石经》相合的虽然很多,但脱误处也不少。阮元《毛诗注疏校勘记》历举其经文、传文、笺文之误,认为其乖异甚多,均无足取,只有《甘棠》笺“重烦劳百姓”一条,与《汉书·司马相如传》合,还算可取。阮氏的指摘,固然不是苛论,但经、注并刻,始自孟蜀石经。原石久毁,原拓也久失传,即此毛诗重刻本也只有一卷本。硕果仅存,是极为珍贵的。

猜你喜欢

  • 东方兵事纪略

    五卷。清姚锡光(1856-?)撰。姚锡光,江苏丹徒人,字石泉,清末拔贡。先后入李鸿章、张之洞、李秉衡幕,累保道员。宣统二年(1910年),曾迁至陆军部右侍郎。1916年,任参政院参政,1923年,授将

  • 京房易章句

    一卷。汉京房(见《易飞候》条)撰。辑佚书,清黄奭辑。其所辑《易》凡九家,京氏《易》学为其一。据《隋书·经籍志》等著录《京房周易章句》凡十卷,亡佚。部分存于唐僧一行及李鼎祚之书中,内容不外以阴阳历算、卦

  • 汉碑隶体举要

    一卷。清蒋和撰。参见《说文字原集注》。是编旨在比较隶书与楷书体制之殊,有加有省有借有讹,未可任意通写。特辑出与楷法不同者八百余字,分四声编次,各举其异体或体,所从所省,本字俗字同字,通用借用,其说多采

  • 删定四分僧戒本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删定四分僧戒本》作于贞观二十一年(647),是在姚秦时佛陀耶舍译《四分律》六十卷。南朝法聘律师疏文和隋代法愿所疏的基础上,参互三本,校正通会而撰

  • 南阳活人书

    见《类证活人书》。

  • 岱史

    十八卷。明查志隆撰。查志隆字鸣治,浙江海昌人。官山东都转运盐使司滨乐分司同知。查志隆奉钦差巡按直隶等处监察御史谭耀檄令,旁搜遐考,纂辑成此书。《岱史》明万历刻本,共十八卷。凡为考者三。曰图考。曰星野考

  • 梅边乐府

    一卷。清孙景贤(生平详见《龙吟草甲乙集》)著。其旧友编修孙兆玮遵其嘱,将其手编的《梅边乐府》付梓,并为之作序。书中所收的词、曲清奇隽永,缠绵悱恻,如《调寄菩萨蛮·咏故宫白牡丹》:“年年花似雪,寒尽心头

  • 宋政和礼器考

    一卷。清孙治让撰。孙诒让,详见《契文举例》条。孙诒让对古文字学的最大贡献是对不同代的铭文作偏旁分析,借以追寻古文字的发展规律。他所著《古籀拾遗》三卷,上卷订正宋代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十四条;

  • 五经算术

    二卷。北周甄鸾(生卒年不详)撰。甄鸾,字叔遵,河北无极县人,从其著作年代推测,其主要活动应在六世纪。他在北周曾任司隶大夫(又说司隶校尉),汉中郡守,太山太守,无极男。信佛教,尝撰《笑道论》三卷;通历法

  • 经锄堂经说

    一卷。没有撰者姓名。每篇后皆有陈澧评语,疑为张维屏所撰。因为张氏曾为湖北黄梅县令,篇中有“余尝自龙坪至黄梅”语,而张氏又素与陈澧相善。书中只有文章五篇,都是解说《禹贡》的。其说彭蠡,据《史记·封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