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疑

诗疑

二卷。王柏(1197-1274)撰。王柏字会之,初号长啸,后改鲁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朱熹三传弟子。宋理宗时为丽正、上蔡两书院师,后为国子祭酒。死后朝廷给予谥号文宪、列享两庑的褒扬。他工诗善书,著述颇丰,除《诗疑》外,有《鲁斋集》、《书疑》、《研几图》并行于世。《读诗记》、《诗可言》则已佚。《诗疑》又称《诗辨说》,是《诗经》研究史上一部有影响的著作。上卷对《诗经》中有关问题提出质疑并进行评论,大多是随感式的,偶尔也有正面的评说;下卷就毛诗、风雅、二雅、豳风等十个问题进行辨说。《诗疑》的特点是具有大胆的怀疑精神,不信《诗序》,不信毛、郑的《传》、《笺》,不信《左传》的记事(如吴季札观乐说),甚至连朱熹的学说也有所不信,这种怀疑精神对冲破传统的经学有一定的作用,金代王若虚、清代崔述均受其影响。但许多怀疑缺乏必要的根据,主张把三十二首爱情诗(他称之为“淫诗”)从《诗经》中删掉,更反映了封建卫道士的顽固立场。其次,能从《诗经》文本出发进行评论,一些见解颇有参考价值。顾颉刚评道:“单就《诗经》白文致力,这种只服从理性精神,在过去学术界中是很不容易见到的。”(《崔东壁遗书序》)顾说并非过誉之词。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近人顾颉刚据《通志堂经解》本校点本收入中华书局1955年《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

猜你喜欢

  • 音学辨微

    一卷。清江永撰。这是一部说明等韵学名词及原理的著作。书中凡十一辨,并附以一论。要点如下:①辨平仄。平声为平,上去入为仄。平声平,仄声短。平声空,仄声实。平声如击钟鼓,仄声如击土木石。②辨四声。前人以“

  • 读礼志疑

    六卷。清陆陇其(1630-1692)撰。陇其字稼书,初名龙其,浙江平湖人。康熙进士,历任江南嘉定、直隶灵寿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后辞官归。学宗程朱。著有《古文尚书考》、《困勉录》、《松阳讲义》、《

  • 本经逢原

    四卷。清张璐(详见《张氏医通》)撰。张氏认为《神农本草经》虽为我国较早的药物学专书,但所载药物并不多,且有些在临床中并非常用,有的已失传,故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广引众说,加以发明,兼及诸家治法,编

  • 侯鲭录

    八卷。宋赵令畤(1051-1134)撰。赵令畤字景贶,又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又号藏六居士,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之后。哲宗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知颍州,与之来往甚密,日相唱合。苏轼获罪,受牵累被罚金,

  • 崇祯尽忠录

    三十二卷。明高承埏(详见《自靖录考略》)撰,其子佑订补。该书记明末清初殉忠之臣,自崇祯以来至顺治三年(1646)止。为不至混淆传讹,承埏亲历四方搜求遗轶。书成时,承埏已八十余岁,雕板未半而卒。原书字迹

  • 远游略

    不分卷。清黄表(生卒年不详)撰。表字君开,吴县(今苏州市)人。表奔走南北,闽粤燕都无所不至,或为人幕僚,或营商业。该书记其一生之经历,兼及时事,康熙间社会情况,及当时各地告谕书疏,如吴三桂征缅之捷报、

  • 云在诗钞

    九卷。清查祥(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查祥,字星南,号谷斋。浙江海宁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年至八十余而殁。本诗集未经刊行。有清抄本。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汉石例

    六卷。清刘宝楠撰。刘宝楠(1791-1855),字楚祯,号念楼,江苏宝应人。曾任直隶文安(今属河北)知县。初治《毛诗》和郑氏(玄)《礼》,后专治《论语》,撰《论语正义》,由其子恭冕续成。另有《念楼集》

  • 读段注说文解字日记

    一卷。清冯世征(生卒年不详)撰。世征字伯渊,吴县(今属江苏)人,附贡生。是书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审慎地考订段注之失误,补正其所未安;一方面严正地反驳诸家对段氏的肆意攻击,为

  • 重修昭化县志

    四十八卷,清张昭龄纂修。张昭龄,津门人,举人,曾任昭化县知县。昭化旧无志,康熙年间邑贡生吴包符创始纂辑。乾隆五十年(1785)邑令湖北李元谓包符不文,工于附会,更为考核,援陆稼书及康对山、范石湖、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