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左补义

读左补义

五十卷。清姜炳璋(详见《诗序补义》撰。作者认为,《春秋》并无自己独有的一定体例,而《左传》所谓的“例”皆史家旧文,其来源有五:西周旧典、东迁后列国相沿之例,鲁史自相传授之例、霸国改定之例、鲁君臣私定之例;《春秋》则全袭用此五例之旧文。至于杜预所谓的“凡例”,系出自“周公之礼经”;“变例”则属孔子的新意,尚未成为定论,因此,解说《春秋》不能屈经从例。此书解《左传》大半采杜预之说,其余兼采诸家,并参以己意,都颇为简洁。但是,认为《春秋》“全国五例之旧文”,很难令人信服;此外,作者于每传前后附以评、说,或论史事,或评文章,其著述之体例亦非纯粹说经。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刊本。

猜你喜欢

  • 易变体义

    十二卷。南宋都絜撰。都絜,字圣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生卒年不详。父都郁,平生喜《易》。絜从父学《易》,并以父说撰成《周易变体》,又名《易变体义》、《易变体》。是书专讲《易》卦的变体问题。认为《

  • 脉经

    十卷。晋王叔和(生卒年不详)撰。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属山西省)人。关于王氏生平籍贯,颇有争议。王氏生活于魏晋间,早年作过游方医,曾为太医令。他曾整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此书传世做出了巨大贡献。此

  • 魏了翁周易集义残本

    五十五卷。宋魏了翁撰。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卬州(今南洋一带)人,官至佥枢院事。其事见于《宋史》本传(详见《周易要义》条)。明万历间张萱重轩《中兴馆阁书目》收有《周易要义》,不言《周易集义》,独《宋书

  • 郋园先生全书

    一百二十六种,三百七十一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叶启倬辑。叶德辉字奂彬,号郎园,湖南长沙人。光绪壬辰(1892)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博学,家多藏书,自己也勤于搜购。曾论为学之道:“非识字

  • 水田居士文集

    五卷。清贺怡孙(生卒年不详)撰。贺怡孙字子翼,永新(今属江西)人。明末诸生。曾与陈宏绪、徐士溥、曾尧臣等在豫章(今南昌市)结社,明亡后归隐乡里。康熙十八年(1679)为避举荐,削发缁衣,逃入深山,读书

  • 词林万选

    四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正德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他与何景明等为友,但于诗文主清新,不受七子影响。重视民间文学,学识广博,著作有一百多种

  • 铜人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古逸丛书

    二十六种,一百九十八卷。清黎庶昌(1837-1897)编。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光绪辛巳(1881)出使日本,搜罗古籍,嘱杨守敬取择善本,亲自校勘,刻印刊行。如蜀大字本《尔雅》、日本正平本《论语集

  • 四礼从宜

    四卷。清苏惇元撰。苏惇元生卒年及生平未详,安徽桐城县人。“四礼”指冠、婚、丧、祭,“从宜”即顺从今俗、因时制宜。作者做法是:乡俗不违古礼的地方就采用,乡俗违背古礼处就予以辨正,且所定仪节力求简单易行,

  • 易辰

    九卷。明朝贺登选撰。登选号澹余,江西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此书以三百八十四爻取象之义,杂引史事以证经。大概为仿照《诚斋易传》的体例,但深刻恰切却不如之。他以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