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楚辞

读楚辞

一卷。附《楚辞人名考》一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道光三十年(1850)殿试二甲,赐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曾提督河南学政。后居苏州,专治经学。曾主讲紫阳书院等处。著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读楚辞》等,总称《春在堂全书》,共二百五十卷。《读楚辞》收入《春在堂全书·俞楼杂纂》中,为《杂纂》卷二十四。本书属以读书札记形式研究《楚辞》的著作。主要对《楚辞》(包括汉人拟骚之作)有关的名物、制度、史实进行考辨,计四十一条。每条取原诗的词、句为标目。特别是对字词的考辨,往往提出新说。如《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之“阰”,王逸、洪兴祖、朱熹皆注为山名,而俞氏据下句“夕揽洲之宿莽”之“洲”非水名,而推断“阰”亦非山名,是“皆非实有可指之地也。”属于泛指。又如《九歌·湘夫人》“葺之兮荷盖”。俞氏认为“芷”为坏字,只余下半“止”,误作“之”,文不成义,因移“葺”于“之”字上,使成文义。并引《说文》、《考工记》、《尔雅》为据,说明“葺”、“盖”“皆草屋之名,以芷为葺,以荷为盖,极言其清洁也。下文云‘芷葺兮荷屋’,与此文法相同,可据以订正此句之误矣。”考证虽然曲折,但言之成理,可备一说。除此之外,俞氏其它著作中还有一些论及《楚辞》的文字,可视为《读楚辞》的补充。《湖楼笔谈》卷六中两条:1.《离骚》称经,2.《离骚》实赋;《俞楼杂纂》卷三十四中一条:楚人谓冢曰琴;《宾萌集》中两篇:1.《屈原论》、2.《释荆楚》。版本有《春在堂全书》本,见《俞楼杂纂》二十四。《楚辞人名考》,名为“人名”考,实际包括了《楚辞》及汉拟作中人神名。其中古帝王二十条,古诸侯二十四条,古人七十六条,古妇人十九条,神四十六条。俞氏这一全面收集考证的作法,为前人所未有,引发人们对《楚辞》开展专题研究。考证的人神,虽不能一一视为确解,但对读《楚辞》大有益处。版本有《春在堂全书》本,见《俞楼杂纂》第三十。

猜你喜欢

  • 解州平陆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言如泗、李友洙修,杜若拙、荆如棠纂。言如泗详见《解州安邑县运城志》。李友洙,海宁县人,副贡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以绛州判署平陆知县。杜若拙号舫山,邑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

  • 戏鸿堂法书

    十六卷。明董其昌生平见《红绶轩帖》辑。该帖勒成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4),初刻为木板,后改为石刻。董其昌为明代著名书家,对清代书坛有着重要影响,以至董氏书帖风行一时,该帖亦备受推崇。该帖所辑录古帖真

  • 尔雅校勘记

    六卷。附《释文校勘记》于后,清阮元撰。阮元(1764-1849)字伯元,一字伯梁,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江苏仪征县人。清学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历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

  • 传书堂善本书目

    十二卷。清蒋汝藻编。蒋汝藻(1877-1954),字元采,号孟薠,别署乐庵,浙江乌程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乡试举人,宣统中捐资郎中,后经商失败潜心藏书治学,得先世所传二十箧书籍,承父“传书堂”

  • 常州先哲遗书

    二集,七十四种,七百四十四卷。清盛宣怀(1844-1916)编。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官至邮传部尚书,家富藏书。常州一带学术,历史上便有盛名,到清代独标常州学派,著述极丰,后经战火,多有散

  • 夏忠靖集

    六卷。《附录》一卷。明夏原吉(1366-1430)撰。夏原吉,字雅哲,湖南湘阴人。以乡荐游太学,选授户部主事。成祖即位后官至户部尚书。永乐元年(1403)赴浙西治水,疏浚吴淞江等河流,亲至工地规划,使

  • 静庵集

    一卷。明张羽(1333-1385)撰。张羽,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江西九江)人。元末,授安定书院山长。洪武六年(1373),征起,庭对称旨,授大常寺司丞,后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著有《静居集

  • 湘阴县图志

    三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郭嵩焘等纂修。郭嵩焘,字伯琛,湖南淮阴人,道光进士,详见《湖南通志》(三百一十六卷)条。《湘阴县图志》光绪六年(1880)刻本,共三十四卷。分为二十七门。首序、凡例等。分为

  • 杨家将传

    见《南北两宋志传》。

  • 闻喜县志补

    四卷。清陈作哲修,杨深秀纂。陈作哲详见光绪《闻喜县志斠》。《闻喜县志补》光绪六年(1880)刻本。全书四卷,分为:卷一补蠲赈;卷二补星度;卷三补金石;卷四补学校。四类中,以金石记述最详且精。陈作哲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