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礼丛钞十六种

读礼丛钞十六种

十六卷。清李辅耀编。李辅耀,生卒年不详,字幼梅,湖南湘阴人,同治庚午(1870年)优贡,光绪丙子副贡,官浙江候补道。事母至孝,当他的母亲徐氏去世守丧时,哀痛倍至,而动辄以古礼行事。将母亲灵柩安葬在长沙河西都绯珠塘,并筑墓庐,称之为“怀翼庐”。庐前有亭阁,后有堂、书屋、斋室、花园等。分别为之题名,小亭名依依,正堂名白云,书屋名寄梦,斋室名五思,花园名鞠园,以此寄托对已故母亲的思念。生平搜集整理清代一些理学名家张履祥、张骏祥、吴肃公、汪琬、毛奇龄、毛先舒、阎若璩等人评说古代礼仪制度的书籍,经过精心挑选、淘汰,获取十六种,编辑成书,名曰《读礼丛钞》,并刊刻行世。这套丛书对古代的丧葬等礼仪制度模糊不清的地方,或者历代学者对古代礼仪众说纷纭的问题,均作了比较全面的考释。这是古代丧葬礼仪之集大成者。目录:清张骏祥撰《丧葬杂录》一卷,清张履祥撰《丧祭杂说》一卷,清吴肃公撰《读礼问》一卷,清汪琬撰《丧服或问》一卷,清毛奇龄撰《三年服制考》一卷,清毛先舒撰《丧礼杂说》一卷,清阎若璩撰《丧服翼注》一卷,清吴卓信撰《约丧礼注传》一卷,清李文炤撰《家礼丧祭拾遗》一卷,清陈祖范撰《径咫摭录》一卷,清唐鉴撰《读礼小事记》一卷,清张华理撰《今制表》一卷,清张华理撰《丧服杂说》一卷,清周保珪撰《制服表》一卷,清周保珪撰《制服成诵篇》一卷,清周保珪撰《丧服通粹》一卷。有清光绪十七年(1893)湘西李氏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乐府雅词

    三卷。补遗一卷 宋曾慥(?一1164)编。本书选收宋人之词。卷首有朱彝尊题词,称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曾端伯《乐府雅词》十二卷,拾遗二卷,此本抄自上元焦氏,只存三卷及拾遗,恐非足本。然朱彝尊《曝书亭集》

  • 松筹堂集

    十二卷。明杨循吉(1458-1546)撰。杨循吉,字君谦,自号南峰山人。吴县(今属江苏)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后因病乞归。著有《南峰乐府》、《攒眉集》、《苏州府纂修识异》等。循吉

  • 毛诗古音谐读

    五卷。清杨恭桓撰。恭桓字穆吾,广东梅县人。生平事迹不详。作者以为诗三百篇除《周颂》外多字顺音谐,无句不韵,而今人却多不辨误读,故而在谐韵之处一一标明。另又指出大量的同音假借之本字。韵部相近而易误读之字

  • 蔗尾诗集

    十五卷。《文集》二卷。清郑方坤(约1729前后在世)撰。郑方坤,字则厚,号荔乡,福建建安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元年(1723)进士,历任邯郸知县,武定知府等。在官多善政,以病自免。方坤博学多才,聪慧过

  • 楚辞协韵

    十卷。附《读骚大旨》一卷。明屠本畯(详见《楚辞草木疏补》)撰。本书卷首有沈九畴序,黄姬小序。屠氏《读骚大旨》目录:卷一《离骚》,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远游》,卷六《卜居》,卷

  • 元四家诗

    二十六卷。明毛晋(1598-1659)编。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九,更字子晋,号潜在。江苏常熟人。明诸生,家富而好施,不出官仕,布衣自处。著有《毛诗陆疏广要》等。是编凡《虞集诗》八卷、《杨载诗》八卷、《范

  • 普陀山志

    二十卷。清许琰撰。许琰字瑶洲,福建同安人。赐进士出身。曾任壬子科顺天乡试同考官。普陀山,又名补陀、补陀罗迦山。后者为梵名也。其山在浙江定海县之东。距县百余里,孤峙海中。蜿蜒绵亘,纵横各十余里。梵书补陀

  • 女教经传通纂

    二卷。清代任启运(1670-1707)撰。任启运见《周易洗心》条。此书是一部约束封建时代妇女的一部礼教规范,摘录诸家经传及《女诫》、《女训》、《女史箴》等书中有关内容,仿朱熹《小学》体例,分“立教”、

  • 礼记马氏注

    一卷。东汉马融(详见《丧服经传马氏注》)撰,清马国翰辑。融之学长于“三礼”,其《周官礼注》、《丧服经传注》在《隋唐志》中各有著录,唯独没有《礼记注》。东汉《会要》载有融《礼记注》。贾公彦序《周礼废兴》

  • 群史品藻

    三十卷,明戴璟撰。戴璟字孟光,号石屏,奉化(今属浙江奉化)人,嘉靖年间考取进士,官至佥都御史,派往广东担任巡抚,退休后死于家中。戴璟著有《广东通志初稿》、《五经会同》、《汉唐通鉴品藻》等。《群史品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