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郡斋读书志

郡斋读书志

二十卷,南宋晁公武撰。晁公武(约1104-约1183),字子止,号昭德先生,澶州清丰(今属河南省)人,著名目录学家。二十余岁逢“靖康之乱”,入蜀寓居嘉州(今四川乐山)。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登进士第,为四川转运副使井度属官。井度“天资好书”,是南宋初四川的一位藏书家,临终前将藏书尽送晁公武,成为撰录《郡斋读书志》的主要依据。晁公武历知合州、恭州、荣州,公务事少,遂以井度所赠,加之自己所藏,除其重复,共得书二万四千五百余卷,“日夕躬以朱黄雠校舛误,终篇,辄撮其大旨论之”,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完成编录工作,并于“元日”作了书序。孝宗即位前夕,入为监察御史,后又出为利州路安抚使,擢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历扬州、潭州。乾道七年(1171),除临安府少尹,未几即罢,以吏部侍郎休致。晚年,居嘉州符文乡,又得闲暇,再对全志重加订补,手自编定,由杜鹏举刊刻,是为四卷本。刊行之后,晁公武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补正,增入了未著录或新成之书,补写了十五六则小序,多立了两个类目,调整了近五十部书的归类,改变了部分类目编次的窜乱,书名更注意名实相符,卷数往往取足本或后出版本更换残本和先出之本,作者也多所订正和明确认定。题要的撰写增补最富,包括书名释义,篇目、篇数及编次,成书原委,序跋或附录,体例、特点和内容介绍,辨伪与考订,前代书目的著录,版本情况,撰者的生平事迹。此外,有关学术源流、典章制度、史实考辨以及评论文字,也增补甚多。可惜,晁公武未能看到其结集刊行,最后由姚应绩刊刻成书,是为二十卷本。这两个蜀刻本都已亡佚。理宗淳珰九年(1249)游钧在衢州(今属浙江省)重刊二十卷本,后称衢本。同年,黎安朝在袁州(今江西宜春)重刊四卷本,又刻了赵希弁续撰的《读书附志》一卷。次年,并刻赵希弁据衢本摘编而成的《读书后志》二卷和《二本考异》。与《读书后志》相对,先前的四卷本被称作《前志》。《前志》、《附志》、《后志》合为七卷,后称袁本。自此,《郡斋读书志》在流传中形成衢本和袁本两个版本系统。该志是现存最早的、具有题要的私家藏书目录,基本包括了南宋以前的各类重要著述。著录图书一千四百九十六部,除去重见者,实为一千四百九十二部。(袁本著录一千四百七十部,除去重见,为一千四百五十九部。)其中,尤以唐、宋(北宋和南宋初)书籍为完备,可补两《唐志》和《宋史·艺文志》之缺。分类依当时通行之法,经、史、子、集四部之下设类,经部十类、史部十三类、子部十八类、集部四类,共四十五类。(袁本《前志》分四十三类。)书首有总序,每部之前有大序称“总论”,二十五个类目前有小序。(袁本《前志》九个类目前有小序。)小序未标明,置该类第一部书的题要中。每类之内,各书大体依时代先后编次。史部立史评类,衢本集部立文说类,具有开创的意义。两个版本系统,历元、明两代,虽流传不坠,但未重刻过。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陈师曾重刻袁本。嘉庆二十四年(1819),汪士钟重刻衢本。光绪十一年(1885),王先谦以汪士钟重刻衢本为底本,校以陈师曾重刻袁本之抄本等,成一合校本。《四库全书》所收两江总督采进本,属袁本系统。民国年间,南宋淳珰袁州刊本在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被发现,涵芬楼、四部丛刊三编、万有文库先后据以影印或缩印。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郡斋读书志校证》,以汪士钟所刊衢本为底,合校以涵芬楼影印南宋淳珰袁州刊本,并作内容的疏证和考订,又附以赵希弁《读书附志》,是目前较完备的一个校点本。

猜你喜欢

  • 绝句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 续仙传

    三卷。南唐沈汾(生卒年不详)撰。沈汾,汾或作玢,南唐时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唐溧水令沈汾或作玢”,吴淑《江淮异人录》载称“沈汾侍御”。《四库提要》称“所谓唐者,南唐也。”近人陈国符《道藏源流考

  • 古音骈字

    共六卷(《古音骈字》一卷,《续编》五卷)。明杨慎(其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撰,清庄履丰、庄鼎铉(二人生平著述不详)续编。骈字指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由两个字记录的单纯词,用字没有一定,只要读音相同或相

  • 闲家类纂

    二卷。清彭绍谦(生卒年不详)撰。彭绍谦字济光,长州(今云南嵩明县)人。乾隆丁卯年(1747)举人,官至曹州府桃源同知。《闲家类纂》是彭绍谦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编辑治家格言,分为十类。一、敦伦,二、培本

  • 同人集

    十二卷。明清之际冒襄(1611-1693)编。冒襄,字辟疆,号巢民,又号朴巢,如皋(属今江苏)人。冒襄幼有俊才,性至孝。其父冒起宗官吏部郎,被诬下狱,冒襄泣血上书,冤复平。冒襄是清初名士,交游广泛,所

  • 林公辅集

    三卷。明林右撰。林右,字公辅,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明洪武中官中书舍人。奉玺书行边有功,进春坊大学士,命其辅导皇太孙。后以事谪中都教谕,遂弃官归里。永乐帝即位,召之不至,以械缚至京欲官之,不屈,割其

  • 画苑补益

    四卷。明詹景凤编。詹景凤字东图。休宁(属安徽省)人。由举人官至平乐府通判,生卒年不详。此为补王世贞《画苑》所编。收有梁元帝《山水松石格》一篇、王维《画山水秘诀》一篇、荆诰《论画山水赋》一篇、李成《山水

  • 孔子三朝记

    ①一卷。清马国翰辑。案:刘向《别录》,“孔子见鲁哀公问政,比三朝,退而为此记,并入《大戴礼》”;《汉书·艺文志》载《论语》十二家,《孔子三朝记》七篇,注:师古曰:“今《大戴礼》有其一篇,盖孔子对鲁公语

  • 宋元诗会

    一百卷。清陈焯(生卒年不详)编。陈焯字默公、桐城(今属安徽)人。顺治壬辰(1652)进士。官兵部主事。全书卷一至六十为宋诗,卷六十一至六十五为金诗,卷六十六至一百为元诗。选录金诗,在此之前是不多见的。

  • 经义悬解

    五卷。清徐寿基撰。寿基字桂珤,江苏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山东某县知县。此书侧重考订经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用力虽勤,且有个别可取之处,但疏略不少。如《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