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

四十八卷。明代释智旭编撰。智旭生平事迹详见《灵峰澫益大师宗论》辞条。《阅藏知津》一书,为目录体佛学之书。自明崇祯八年至清顺治十一年(1635-1654)历时二十年成书。编撰此书的目的在于使阅读藏经的人都能“达其旨归,辨其权实”,不至于附于书海云雾之中。使之“品中事理大概,使人自知纲要”。智旭从三十岁就发心阅藏,潜心钻研,志写一部阅藏目录工具书。他先后住龙居、九华、霞漳、温陵、幽栖、石城、长水、灵峰寺八地历经二十个春秋付梓劳苦,随阅随录而成此书,实现了他“俾未阅者知先后所宜,已阅者达权实所摄,义持者可即约以识广,文持者可会广以归约”之心愿。本书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卷为总目,后四十四卷为各书提要。总目所收典籍共一千七百七十三部。在经、律、论、杂四藏中。经藏部分收大乘经九百七十六部(其中《华严》二十九部,《方等》显密合有七百八十八部,《般若》二十八部,《法华》十五部,《涅槃》十六部)。小乘经收目二百一十一部,大小乘经共为一千一百八十七部。律藏部分收大乘律三十部,小乘律六十一部,另附疑似杂伪律一部,共为九十二部。论藏部分收大乘论的释经论七十一部(西方三十三部,中土三十八部),宗经论一百一十八部(西方一百零四部,中土十四部),诸论释三十二部(西方十一部,中土二十一部)。小乘论四十七部,大小乘共二百六十八部。杂藏部分收西方撰述四十八部,附外道论两部,疑伪经一部,共为五十一部。中土撰述,计忏仪十部,净土四部、台宗十五部、禅宗二十二部、贤首宗十部、慈恩宗三部、密宗三部、律宗五部、纂集十二部、传记十二部、护教十六部,音义三部、目录十二部、序赞诗歌三部,连同应收入藏的四十六部,共为一百七十六部。本目所收各书均出于明刻南、北藏。后四十四卷提要部分,依总目次第,于每一部类开端有一简单总述,说明该部性质或分部原因。于每一种书,先注明卷数,在南、北藏函号和译著人名,再要略说明其内容,列其品题并品中事理大概。此外此书还附加有作者的按语,按语约分五类,旨在说明:一重译的巧拙和异同,二指出宜于流通,三指出与疏钞的关系,四说明疏钞制作的轨则,五予以批判。本书分部编列,是对全藏具有重新编目的用意。故对后世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日本弘教书院排印《缩印大藏经》即采用它的组织形式,中国杨仁山居士手订《大藏辑要目录》以及上海排印《频伽藏》也都依照了它的分类法。可见,《阅藏知律》是一部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目录工具书。现见载版本有金陵刻经处刻本,清康熙三年(1664)夏之鼎刻本,康熙四十八年(1709)朱岸登刻本。另外日本有天明二年(1782)刻版二十卷本,还有四卷的总目单行本。

猜你喜欢

  • 医征 客窗偶谈

    《医征》三十七卷,《客窗偶谈》一卷。清沈明宗(生卒年不详)撰。沈明宗字目南,号秋楣,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人。少年时曾学禅宗,兼通医学,为清初名医石楷临初先生高徒。沈氏对仲景之学深有研究。著有《伤寒六

  • 潘象安诗集

    四卷。明潘纬(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潘纬,字仲文,一字象安,安徽歙县人。家于白岳之下。生卒年不详。万历中,以资官武英殿中书舍人,归田以后,有《养疴》、《游淮》、《园居》诸集。此集为汇刻之本。五言古

  • 金石图

    二卷。清褚峻摹图,牛运震补说。褚峻,牛运震,详见《金石经眼录》条。褚峻初刻《金石经眼录》(即此书上卷)时,未载后汉永和二年(137)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后与牛运震重编补入。因此碑发现较晚,又远在玉门关

  • 离骚草木疏

    四卷。宋吴仁杰(生平详见《古周易论》)撰。书成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正值韩侂胄专权之时。自跋称:“以芗草为忠臣,莸草为小人”,可见其虽为释屈原作品中草木,但亦有所寄托。全书正文四卷,前三卷为芳

  • 江南名胜图咏

    六册。清郭立、方衷恒辑。此书不分卷。书成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高宗三次南巡,临抵江南(今江苏省)省属江宁(今南京)、扬州、镇江、常州、苏州等处名胜,颁赐御制诗章匾联,恭录敬镌,载于册首。书所载

  • 周易纬史

    无卷数。清钱偲撰。钱偲号坚瓠老人,钱塘(今浙江余杭)人。雍正十年(1732)副榜贡生。此书以卦爻分配史事,所以叫《纬史》。而引事证经在郑氏易注中已有,到了吴园的《易解》、《诚斋易传》才开始将这一宗旨突

  • 龟甲兽骨文字抄释

    二卷。(日本)林泰辅辑。林泰辅,文学博士。商周遗文会编《龟甲兽骨文字》一书时,曾将《抄释》两卷,附于其后。《抄释》是把所著录的甲骨拓片可释读的文字摹录,隶定出汉字,有天干、地支、数字、祖先名及一些常见

  • 洛如诗钞

    六卷。清朱彝尊(1629-1709)选录,陆奎勋(1663-1738)编次。彝尊字锡鬯,号竹坨,又号舫,晚称小长庐钓鱼师,秀水(今属浙江)人。少致力古学,博极群书,客游南北以收剔金石。明清易代之际,曾

  • 周易象旨决录

    七卷。明熊过(生卒年不详)撰。过字叔仁,号南沙,富顺(今四川富顺)人,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明史·文苑传》附载陈束传中,称其与陈束、王慎中等人并称“嘉靖八才子”。熊过研思经训,实不止以文章著名。据过自

  • 周礼汇纂

    二卷。清钱世熹撰。世熹,字绍文,江南五河县(今属安徽)人,康熙庚戌(1670)进士。钱氏就宋叶时之《礼经会元》省并篇目,裁节繁冗,于其词气近于语录者,则加删润,以趋雅训;又博采宋元人说以附益之,而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