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阴符经质剂

阴符经质剂

一卷。明方时化(详见《易引》)撰。前人研究《阴符经》者,多达数十家。唐宋学者以道家、兵家、神仙家言释经。自金代刘处玄始,参以佛经解之。明代焦竑喜谈禅说,亦以佛理释经。方时化作《阴符经质剂》,认为“阴符与易理相合”。其书前有方时化自序,称自己“已有《易引》百篇,不可不质剂于阴符。”所以作《阴符经质剂》。书末附有《阴符质剂问》,设问答以畅己说。究其要旨,大都不离佛教的禅观之学。其书与刘处玄《阴符经注》、焦竑《阴符经解》相近而有别。进一步使儒学易理、佛家禅学及道、仙家言融而为一。后世学者对其书少有评说,世传本甚少。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根据江苏周厚家藏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之中。

猜你喜欢

  • 礼记释注

    四卷。清丁晏(1794-1875)撰。丁晏,字俭卿,又字柘堂、柘康,号石亭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清代著名经学大师。道光元年(1821)恩科举人。丁晏为人清廉,富有公心,曾为救灾疏浚河道,修建公共

  • 道南正学编

    三卷。清钱肃润(详见《尚书体要》)撰。记载从祀于东林书院的人物。上起宋杨时,下迄清孙承泽、王崇简。所记人物不拘时代,不叙年数,不论地位,不限科目,一律以入祀时间先后为次序。书成于康熙三十年(1691)

  • 砚笺

    四卷。宋高似孙(详见《剡录》)撰。是书成于嘉定癸未(1223)年间,前有自序一篇,文字隐晦、艰涩,难明其意。卷一记端砚,分十九个子目,其中砚图一类列二十四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四十二式,查《四库全

  • 孝经通释

    十卷。清曹庭栋(1699-1785)撰。曹庭栋,详见《易准》条。该书为主古文,而以今文附载于下。其辑注则征引广备,辑录了唐五家、宋十七家、元四家、明二十六家、清十家,旁征诸说又有十二家之说。《孝经》词

  • 空同子瞽说

    一卷。明苏伯衡(生卒年不详)撰。苏伯衡字平仲,金华(今属浙江省)人。本宋苏辙之后裔,因苏辙之子苏迟守婺州,而举家迁往婺州。苏伯衡博洽群籍,精于古文辞。元末贡于乡,洪武初征入礼贤馆,后为国子监学正,以荐

  • 经史典奥

    六十七卷。明来斯行(生卒年不详)撰。来斯行,字道之,萧山(今浙江省萧山县)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授刑部主事,出为天津兵备道。白莲教起义爆发后,自率将卒前往镇压,俘获首领徐鸿儒。以福建布政使

  • 仪象考成

    三十二卷。清戴进贤主编。有二十六人参加编纂工作。前两卷说明“玑衡抚辰仪”的性能与用法,后三十卷是星表。包括总纪恒星及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十三卷,恒星赤道经纬度十二卷,月五星相距恒星黄赤道经纬度表一卷,天汉

  • 尚书中候郑注

    五卷。汉郑玄注,清孔广林辑。孔颖达《尚书正义》引《书纬》云:“孔子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定可以为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刘向《七录》载有《中候

  • 释诗

    一卷。清何西夏撰。此书为《西夏经义》之一种。首为《诗序》,其下依次为《诗说》、《删诗论》、《国风雅颂分释》、其中大雅、小雅部分较详,间有精到之语。有道光十三年(1833年)刻本。

  • 西藏见闻录

    二卷,清萧腾麟纂。萧腾麟,字十洲,又字绣夫,江西峡江县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武举,五十七年(1718)会魁,选侍卫,雍正间授河南都司、晋州等镇保宁游击,乾隆二年(1737)驻镇察木多,督理西藏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