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难经本义

难经本义

二卷。元滑寿(1304-1386)注。滑寿字伯仁,号撄宁,原籍许州(今河南许昌),后迁居仪真(今江苏仪征)、鄞县(今属浙江省)等地,元代著名医学家。滑寿出身于仕宦之家,博通经史,尤精医道。曾先后从师于当世名医王居中、高洞阳,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医学典籍颇有研究,临床善于审症用药,尤以针灸之术闻名当世。滑氏除注释古代医书外,另著有《十四经发挥》、《读素问钞》等。《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旧题秦越人撰。秦越人即扁鹊,战国时代著名医学家,渤海郡(今河北任丘)人,曾学医于长桑君,精通妇科、儿科、五官科及中医内外各科医术,脉疹奇绝,名闻天下,《史记》有传。《难经》为我国古代著名医学经典之一,约成书在《内经》之后,《伤寒杂病论》之前,即战国至秦汉时期。书中就《内经》理论问题设有八十一难,展开讨论,是以为名。全书内容涉及问题广泛,而阐述十分精要。大部分篇章探讨脉象、经络、脏腑等方面问题,对中医理论,尤其是脉象之学,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难经》始载隋唐志书,三国时代吴国太医吕广曾有注本,已失传。唐代张守节注《史记·扁鹊列传》所引之《难经》,悉与滑氏注本相合,当可证明滑氏所注即据古本。《难经》注家甚多,惜均无传本。滑注博采十一家之说,因而不但使《难经》孤本传世,而且保存了诸多已佚之历代注家观点。滑寿以自己见解融汇各家观点,辩论精,辟,考证详审。今有明刻《医要集览》本。其书首列《〈难经本义〉汇考》一篇,阐述该书之名义源流。次列《〈难经本义〉阙误总类》一篇,叙列书中脱文误字。又列《〈难经本义〉图说》一篇,解说脉象、经络、脏腑、气色与病理病机之关系。之后是正文,共分二卷八十一篇。书前有元至正时张翥等所作序文四篇,可为了解该书之引导。另有明吴勉学刊古今医统本,守山阁刊本,日本国佚存丛书本。1956年商务印书馆出铅印本,1987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校注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陈老莲真迹

    六卷。不著刻者姓名。陈老莲,名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明亡之后,又自号老迟、悔迟、憎悔等,浙江诸暨人。陈老莲人品高洁,其书画也各尽其妙,尤其以善画山水著称,与当时著名画家崔子忠齐名,有“南陈北崔”之誉。

  • 然疑录

    六卷。清顾奎光(1719-1764)撰。顾奎光字星五,江苏无锡人。他博学多识,1745年中进士,1753年官至湖南泸溪县知县,1759年调湖南桑植知县,直到1764年去世。顾奎光任职期间,因改进农业生

  • 游桃花源记

    一卷。清李澄中撰。李澄中,字渭清,号渔村,诸城人。康熙时举鸿博,授检讨,著有《卧象山房集》、《滇程日记》等书。此记康熙二十九年(1690)秋,云南典试后,回道桃源,游之所作。桃源山在桃川宫东,距常郡不

  • 随盦徐氏丛书续编

    十种,三十八卷。清徐乃昌(见《鄦斋丛书》)编。丛书为续《随盦徐氏丛书》而编,所收亦为宋元刊本。如宋钱文子《补汉兵志》一卷,是据宋抄本影印,徐氏撰札记一卷。宋李复言《续幽怪录》,为宋太庙前尹家刻本,藏于

  • 周易象义

    四卷。明唐鹤征(1538-1619)撰。鹤征号凝庵,江苏武进人。唐顺之之子。少承庭训,于九流百家,天文地理、稗官野史,无不究极,尤归心于老庄。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事迹附见《明史·

  • 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

    一卷。近人王国维撰。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作静庵,又号伯隅、观堂,浙江海宁县人。近代著名学者。清末举秀才并留学日本,历任南通、苏州师范学堂教习,并任职学部。辛亥革命后,在诸大学教书,晚

  • 汉阳县识

    十卷,首一卷,清濮文旭修,张行简纂。张行简,字儒三,本县人,举人。《汉阳县志》光绪十年(1884)刻印。卷一地理略,卷二营建略,卷三人物略,卷四百典录,卷五祀录,卷六名录,卷七图录,卷八文录,卷九簿录

  • 古参同契集注

    六卷。清刘吴龙(生卒年不详)撰。刘吴龙,字绍文,南昌人,雍正癸卯(1723年)进士,官至督察院左都御史。撰有《古参同契集注》等。《周易参同契》一书,始见于晋代葛洪《神仙传》,称魏伯阳撰“《参同契五行相

  • 司马文正公年谱

    一卷。清陈宏谋(1696-1771)撰,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人。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此谱谱主为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陈氏以明代马峦所撰《司马温公年谱》与史传文

  • 编珠

    二卷,补遗二卷,续编珠二卷。隋杜公瞻(生卒年不详)编撰。《编珠》一书《隋志》、《唐志》里均无记载。《宋志》才开始著录,但无传本。清康熙年间詹事府詹事钱塘高士奇奉旨检阅内库书籍,在废纸堆中发现其书的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