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韵谱约观

韵谱约观

一卷。清李茂林撰。茂林字竹友,陕西富平人。书刊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书前有潘德隽序,书后有李氏识语,云:“司马温公著内外十六摄二十四图名《切韵指掌》,以示翻切之学。乃后人率求简易,不惟舌齿任呼,且并旧韵而乱其部居,考古者将何所折衷哉!近有顾宁人《音学五书》,丝分缕析,正其错讹,安溪李文贞称其博大精深,前此未有,大有功于三代之文者也。兹因承其说而考之《指掌》,并为十摄,内分十部,又寻翻切之学,总门法于歌括,名曰《韵谱约观》。”可知是书乃欲表现古韵的韵图,取舍于顾氏古韵十部及等韵十六摄之间。李氏在《凡例》中说:“等韵十六摄,从今韵也;宁人十部,考古音也。兹订为十摄,同摄者不必同部,如东冬江庚青蒸之类;同部者不必同摄,如歌麻之类。本等韵而参宁人,欲古今不相悖也。”其所分十摄为:(一)通摄:并入梗曾江三摄,分开口呼、合口呼两图。李氏并梗曾入通摄,主要是依据等韵,“等韵谓梗曾二摄与通随,是三部可并一摄”。并江于通则据古音,谓江摄字的谐声偏旁多通东冬韵,故可并于通。(二)宕摄:独立,包括开合两图。(三)臻摄:并入深咸二摄,理由是“今闭口莫辨”。本摄包括开口合口两图。(四)山摄:包括开合两图。(五)止摄:并入蟹摄,因为“古音支微齐佳灰一部,谓皆齐齿音也”。包括开合两图。(六)果摄:独立,因为“古音歌麻一部”。包括开合二图。(七)假摄:独立。别麻于歌。单独一韵,仅一图。(八)遇摄:独立。“仍以鱼虞为独韵”。(九)效摄:独立,“古音萧肴豪尤一部,亦谓合口音也,今实读作开口音”。独韵,一图。(十)流摄:独韵,一图。李氏所分十摄,折衷于古韵、等韵及时音之间,故往往进退失据,从今从古俱有不当之处。李氏列图形式大体依从《切韵指南》,采用三十六字母而分列二十三行,与《切韵指南》相同。分开合口及独韵等,与《指掌图》相似。每图分别四栏,分列四等之字。一栏之内,再列平上去入四声的代表字。入声字绝大部分配阳声韵,但阴声韵中的见纽字,也以一入声字相配,其他纽字则不列。李氏把门法编为新的歌诀,内容与真空等人的歌诀大同小异,李氏说:“等韵旧法,精妙至矣。特以门繁歌多,学之者每惮其难。兹为约订,另为歌诀,虽涉鄙俚,只求省便,识者详之。”是书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刊本。

猜你喜欢

  • 虎口余生记

    一卷。明末清初人边大绶撰。边大绶,字长白,河北任邱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时曾任米脂县令。在任时曾掘李自成祖李海、父李守忠墓。崇祯末年,在山西泽州被李自成军俘获,一路西行,后乘间潜逃,匿至任邱乡里。降清

  • 圣学辑要

    一卷。清代潘继善撰。潘继善见《音律节略考》条。作者倡导程朱学说。此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程朱理学的重要观点,全书共分六类目,一是“论致知、力行、存养、慎独”,二是“论诚”,三是“论仁义礼智,”四是“论学思

  • 静学庐逸笔

    二卷。清代施文铨(生卒年不详)撰。施文铨字寿民,安吉(今浙江省西北部)人。此书主要摘列经史有关内容,加以考据评论。一卷分“易”、“书”、“诗”、“礼记”、“周礼”、“评史”、“家乘”、“戒语”、“异教

  • 春秋元命苞

    二卷。清马国翰(详见《玉函山房辑佚失》)辑。《春秋元命苞》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元命苞》、《春秋元命包》,佚文保存较多,涉及到天地人三才,阐发五行更生、帝王迭兴、天人合一、天人相感之道,对于符

  • 初月楼四种

    二十三卷。《附刻》二卷。清吴德旋(1767-1840)撰。康兆晋、张寿荣编。吴德旋字仲伦。江苏宜兴人。幼好学,与丁晨晖就学龙城书院。善为文,“见袁枚所论先世事,即作文驳之”(姚椿《吴仲伦先生墓志铭》)

  • 三华集

    ① 十八卷。明钱子正、钱子义、钱仲益合刻。钱子正、钱子义兄弟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皆工诗,子正有《绿苔轩集》六卷;子义有《种菊庵集》四卷。钱仲益是子正之从子,名永升,以字行。有《锦树集》八卷。三人之

  • 礼白岳记

    一卷。明李日华(1565-1628)撰。日华生平事迹见《梅墟先生别录》条。该书又名《篷栊夜话》,主要记叙作者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礼神白岳的事情。其实只是一篇记文,中加诗歌相连属。文辞纤巧,乃才士

  • 江西诗征

    九十四卷。《总目》一卷。《附刻》一卷。《补遗》一卷清曾燠(1760-1831)撰。曾燠字庶蕃,号宾谷,江西南城人。乾隆进士,选庶吉士,改户部主事,累官两淮盐运使,官至贵州巡抚。诗学六朝、初唐,词华韵美

  • 安徽丛书

    二十四种,三百七十四种。民国安徽丛书编审会辑。丛书所收安徽学者著作除三种为明人所撰外,其余均为清人研治朴学之书。其中以程瑶田、黄生、凌廷堪、戴震、江永等人经史研究贡献尤大,堪称学术之宗。丛书旨在流传古

  • 六帖新书

    见《白孔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