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鹤峰州志

鹤峰州志

①二卷,清毛峻德纂修。毛峻德,字觐文,直隶良乡(今北京市良乡)人,监生,官鹤峰州知州。州志前无可考。毛峻德任知州,思鹤峰为新建之区,案牍易至失散,不可无所募集,因辑州志,于乾隆六年(1741)成书。《鹤峰州志》乾隆六年刻本。鹤峰山脉发源西蜀,入州境,东西北三面于百里之外,忽起忽伏,转折而当州治之南。八峰山面河壁立,为州门屏。水源也东西北三面循山达州治。山水之势,天然成此形胜。容美土司用以建中府,设县时复仍其地为州治。此志山川类记述特详,城垣基址,即土司旧志中府。州署在东门内,原为土司署,学宫在州治左,皆于乾隆间创建,州志分类详载。户口、田赋、物产、军政等类,参互考证采录无遗。名宦、乡贤、人物、选举,初入版图无可记载。忠孝、节义难得确据,仙释、古迹易涉诞妄,皆略而不录。此志慎而无滥,简而不繁,凡事因时措置,难垂久远者概不敢登,足见修志者学识不凡。② 十四卷,首一卷,清吉钟颖修,洪先焘、部生榕等纂。吉钟颖,江苏丹阳人,进士,官鹤峰知州。洪先焘,本州人,举人,官广东三水知县。部生榕,本州人,官公安县教谕。州志修于乾隆六年(1741)知州毛峻德。州志二册,公文居其半,当时州治初建无可记载,志仅略具规模。又历八十多年,事实较繁,知州吉钟颖延洪先焘等重为修辑,于道光二年(1822)志成。《鹤峰州志》道光二年刻本。共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沿革,卷二疆域,卷三山川,卷四营建,卷五赋役,卷六风俗,卷七物产,卷八祠宇,卷九学校,卷十兵防,卷十一秩官,卷十二人物,卷十三艺文,卷十四杂述。此志于沿革类,各州县志每列表以便稽核。相传田氏之先,有覃姓为长,荒远难稽。此志据前志,参以明史,自唐田行皋起,至明田明如止,考其世系详著,未曾列表。兵防为州治首要任务,前志列关隘一门。鹤峰雄关四塞,皆衢途扼要之处,此编以守御、关隘详列于山川志,而塘汛附入兵防。州治未久选举寥寥,文武仕宦为数不多,概附人物类。此志采录诗文,篇幅不多,无关典章概不入录。此志遵前志,所列门类及体例较为完备。③ 十四卷首一卷,清徐树楷修,雷春沼纂。徐树楷,字静溪,陕西蒲城人,禀贡,官鹤峰知州。州志自道光二年(1822)知州吉钟颖修后,四十余年,事以时易,人以势殊,若不急为修辑,久将湮没。徐树楷任知州,乃补修,书成于同治六年(1867)。《鹤峰州志》同治六年刻本。此志纲目沿袭前志。鹤峰形胜多山少水,田氏世据此地,改土归流,雄关要隘,画井分疆,厘定保甲,迁置塘汛防守,百余年来厘然不紊,锋燧无惊,其地利。前志营建志所载津梁,未列蕴溪桥、集福桥、金福桥,约当时未建,此编补入。旧置书院三所,道光二年以后,又置鹤鸣书院,规模宏大,文教有蒸蒸日上之势,从祀学宫者逐增,此志学校志重加编修,附宾兴,秩无变更。官有代卸,其年月序次皆详载。艺文志,州治地界荒僻,名作不易得,但宦游撰记,迁客吟咏,与事实有关者俱采录。此志依据前志,无所删削,但增入不少。此志有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④ 十四卷,清刘域林、长庚修,陈鸿渐纂。刘域林,江苏武进人,官鹤峰知州。州志自同治六年(1867)知州徐树楷修后,仅十余年。刘域林奉檄重修,以徐志为底本,略加损益,于光绪十一年(1885)成书。《鹤峰州志》光绪十一年刻本。此志纲目仍遵前志。鹤峰地僻,山亘数里,平坦之地不可多见,水则溪流曲折,无大河,山多水少地瘠民贫,前志已详论鹤峰州沿革、疆域、山川,无庸增易。州城小而坚,官廨仅数处,十余年甚少修筑,故营建也无所增。州中物产无珍异瑰奇,桑麻丝棉乃属未兴,正税之外别无敛取,民间徭役简而不繁,故赋役、物产仍其旧。祀典相传,社稷山川外,有功德于民者祀之,州中诸祠经兵燹后,或废而不修,或属不经之祠,故祠宇多删而不载。兵防以卫民,州处四塞之交,山深地僻,在此州一带活动嘉庆初白莲教最甚,具载前志,同治以后,塘汛严密,匪徒敛迹,故兵防无所补。秩官、人物采访所及,依类补入。艺文、杂述搜集不多,择其关州事者登。此志依据旧志,以府志为考证,加以采访,其于旧志各类,或因或革,增益十分之一、二,仅略为删削。此志尚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谢绍佐增刻本和民国二十三年(1934)鹤峰县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名家表选

    八卷。明陈垲(约1547前后在世)编。陈垲,浙江余姚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本书是陈垲在广东所选,以训士子之用。计有唐表一卷,宋表七卷。此类书,曾有明胡松所编《唐宋元名表》四

  • 代数学

    十三卷。英国棣么甘(详见《数学理》)撰,清李善兰(详见《方圆阐幽》)、英国伟烈亚力(详见《几何原本》)合译。《代数学》译自棣么甘1835年著的《代数初步》一书,内容比较简单,基本上属初等代数范围,但对

  • 两汉笔记

    十二卷,宋钱时撰。钱时,生卒年不详,字子是,号融堂。南宋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西北)人,钱时年幼时超群脱俗,后绝意科举,究明理学,因江东提刑袁甫延请,主讲于象山书院,议论风发,指摘痛快,听他讲课的人总有

  • 石云居士集

    十五卷。《诗》七卷。清陈名夏(1601-1654)撰。陈名夏,字百史。溧阳(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等职。后归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顺治二年(164

  • 古今字音

    一卷。无撰人姓氏,清任大椿辑。是书《隋志》及新旧《唐志》均未著录,未详何时人所撰。亦不详其体制卷数。《广韵》征引凡三条:上平一东“,,贪食也,出《古今字音》。”上声二十八狝“,囚刑固,出《古今字音》。

  • 河工器具图说

    四卷。清麟庆撰。麟庆,字见亭,满族。内务府镶黄旗人。嘉庆进士。道光时累官江南河道总督。著有《黄运河口古今图说》、《凝香室集》。是书为道光十六年(1836)麟庆任河道总督时所辑。其卷一记修防器具,列旗杆

  • 成均讲义

    无卷数。清孙嘉淦撰。孙嘉淦详《春秋义》条。此书是嘉淦任国子监祭酒时所作,目的在于阐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义。书中格外推崇朱子格物之说,认为欲致知、诚意、正心,必自格物始。又以为读书不过格物之一途,作

  • 连山归藏逸文

    一卷。清观颒道人录,辑佚书。道人为闽中人,姓名、事迹不详,所辑二《易》之文颇简略,远不如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而且所录多残篇断句,也不注明原本,较为混乱。从内容上看,所录二《易》皆据清初瞿昙谷校

  • 徐文长逸稿

    二十四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渭,字文清,后更字文长,亦号青藤、天池等。山阴(浙江绍兴)人。其人诗文书画无所不长。此本为其乡人张汝霖、王思任同选。如末卷所载“优人谑”、“吃酸梨偈”、“放

  • 反切释例

    一卷。近人曾广源撰。曾氏云:叔然作音而不作例,例自宋以来始有之。上字同声,声归本母,下字同韵,韵归本等,此沈氏存中之说也。上一字取同位,同位不论四声,下一字取同韵,同韵不论清浊,此江氏慎修之说也。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