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齐诗遗说考

齐诗遗说考

四卷。清代陈乔枞撰。由于齐诗失传最早,对齐诗遗说的考证十分困难,常见捕风捉影、武断臆测。陈乔枞此书也难免此类问题。如本书《叙录》称,齐诗源流有班伯,这与《汉书叙传》所载“班伯受诗于师丹”是一致的。班彪虽为其从子,但据《叙传》记载,班彪“幼与从兄嗣共游学”,可见未师承班伯诗学,班固幼而丧父,更无师承,所以称班氏父子皆习齐诗,根据不足。《汉书》杂采传记,与毛诗不同之处,本不一定必为齐诗。再比如,根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后汉陈元方亦传齐诗”,即认为陈元方即陈纪,并推论其父在太学从业,所学必为齐诗,由此认为荀爽、王烈、贾彪、李膺、韩融等人都学的是齐诗,过于武断。《后汉书·陈纪传》只记载陈纪遭“党锢”之祸,发奋著书数万言,号《陈子》,但并未提到研习齐诗之事。释文所述陈元方很可能是另一人。《邶风·谷风》“我躬不阅”一句,《礼记·表记》中将“我躬”写作“我今”,陈氏考证认为鲁、韩诗写作“我躬”,“我今”是齐诗异文,但新出土的汉石经中,此句用的正是“我今”,说明鲁诗本作“我今”,不能定为齐诗。本书现存《皇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

    一卷。唐代释慧净撰。释慧净生平事迹详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辞条。该经疏严考细作,所释为唐玄奘所译经本。注疏甚为详尽。立五种般若,即一实相,二观照,三文字,四境界,五眷属,以为正宗。以十门分别注疏其经

  • 御注道德真经

    ①四卷。唐李隆基(685-762)撰。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崇尚道教,撰有《御注道德真经》四卷、《道德真经疏》十卷。《御注道德真经》,又称《道德真经注》。唐以前研究《道德经》并为其作注者,有

  • 标孟

    七卷。清汪有光撰。有光字谦子,安徽新安人。是书首有曹贞吉序及有光自序,题曰《标孟》,行间有评,每节后又有总评,颇能发挥妙蕴。自序言“当今之世,而不急急焉以文诱人,则孔孟或几乎息”。其意欲学者沿袭孟子之

  • 孙膑兵法

    上编十五篇,下编十五篇。孙膑撰。孙膑生卒年不详,战国中期人,约与商鞅、孟子同时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一带人,孙武后裔。其真名不可考,因受过膑刑,故史称孙膑。据《史记·孙子吴起

  • 密娱斋诗稿

    一卷。清邓汝功(?-1775后不久)撰。邓汝功字谦持,聊城(山东聊城)人,生年不详,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后不久。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登第后即病归,未及授官而卒。汝功工诗。本集是其友桂林府同知李

  • 沧海披沙集

    十三卷。明朱璜阶(?-1601)撰。朱璜阶号玉源,明渖简王朱模之七世孙,昭定王恬烆子。隆庆元年(1567年)袭封泌水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卒。谥康僖。见《明史诸王世袁》。璜阶著有《衡漳初稿》、

  • 调象庵稿

    四十卷。明邹迪光撰。迪光字彦吉,江苏无锡人,万历进士,官至湖广提学副使。(生平详见《郁仪楼集》条)。是集前有万历三十三年(1608)自序,称:“自《郁仪楼集》出后,更四载而得诗千七十六首,文一百十九首

  • 管子校正

    二十四卷。清戴望(1837-1873)撰。戴望,字子高,浙江德清人。清同治年间,任金陵书局校勘。著有《管子校正》、《颜氏学记》等多种著作。戴望对散录于群书中的《管子》言论,加以整理,按照《管子》一书的

  • 大学古义说

    二卷。清宋翔凤撰。翔凤其人详见《论语郑注》条。是书题曰古义说,盖对朱熹《大学章句》言之。其对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言事帝王之事也。所说诚汉人古义,然孔子时未有此义,《大学》中也无此义。又致知在格物,谓郑

  • 春秋列国表

    不分卷。清马骕(详见《左传事纬》)撰。马骤精通《春秋左氏传》,著有《左传事纬》十二卷、《绎史》一百六十卷、《春秋二十国年表》等。其中《春秋二十国年表》上起鲁隐公,下至获麟,将春秋时大小二十国的史事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