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龙潭精舍丛刻

龙潭精舍丛刻

十三种,三十一卷。刘海涵编。刘海涵字怡宣,信阳(今属河南省)人。是书为刘海涵辑其乡先辈著作,并选其诗文编成诗钞、文钞。刘海涵又撰年谱二种及记述该地山川风物、名贤逸事、信阳掌故之杂记类著作数种。该书是研究豫中历史之参考资料。十三种为:刘海涵辑《信阳诗钞》十二卷卷首一卷,刘海涵撰《何大复先生(景明)年谱》一卷附录三卷,明王祖嫡《师竹堂尺牍》二卷、《报庆纪行》一卷,明王诏《谈录》一卷,明李本固《汝南遗事》二卷,清何家琪《冷语》一卷《质语》一卷,刘海涵撰《王师竹先生(祖嫡)年谱》一卷附录一卷,明何景明《学约书程》一卷;刘海涵辑《龙潭小志》二卷、《贤首纪闻》二卷,刘海涵撰《龙潭清话》一卷,刘海涵辑《两龙潭主人藏镜图》一卷题词一卷。有民国十年(1921)信阳刘氏刻本。

猜你喜欢

  • 游宦纪闻

    十卷。南宋张世南(生卒年不详)撰。张世南字光叔,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平事迹不详。约为宋宁宗(1195-1224)和理宗(1225-1264)间人,为当时文献故家,曾随其文官于蜀,后又遍游浙、闽等地

  • 爝火录

    三十二卷。附录一卷。清李天根撰。天根字大木,号云墟散人,江苏江阴人。因南明为明之残余,如同爝火,因以名书。该书成于乾隆十三年(1748)。记载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永历、鲁监国五王史事。起于顺治元年(

  • 静修堂书经解

    四册。清仇景崙撰。仇景崙此书不分卷,兼解今文和古文,只是较多袭用阎若璩的观点。书中有时称“伪《孔传》”,有时又称“孔安国”,其体例还不够统一。书中内容,有的解释篇题,有的解释经中的文句,汇集了众家之说

  • 沈氏改正揲蓍法

    一卷。近人杭辛斋撰。杭氏同乡沈善登曾著《需时眇言》十卷,论述《周易》之中的象、数、筮,进而阐明《易》之大旨。杭氏以为此书虽精严详密,但叙述过于繁复,使读者很难看懂。故节录其《原筮》一篇中的观点及揲蓍图

  • 论语古论集笺

    二十卷。清潘维城(详见《论语古注集笺》条)撰。是书博采近儒之说,罕有发明。对于经义有不当之处,也不驳斥校正。如“传不习乎”条,《释文》郑曰:“鲁读传为专”。笺引宋翔凤《论语发微》曰:“鲁论读传为专,此

  • 宝刻类编

    八卷。未著撰书人姓名。《宋史·艺文志》不载此书,诸家书目也未著录,只有《文渊阁书目》里有记载,但世无传本,仅见于《永乐大典》中。此书收录碑刻,上自周秦,下到五代。根据书中写有宣和、靖康年号,可知为南宋

  • 明贡举考略

    二卷。清黄崇兰撰。黄崇兰,安徽怀宁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嘉庆六年(1801)选安徽泾县教谕。作者于课读余暇,每思经义取士之风盛于明朝,因取《明史·选举志》、《科场条贯》、《贡举考》及诸名

  • 桃溪雪

    二卷。清吴廷康采辑,黄燮清填词。吴廷康,字康甫,生卒年不详。廷康嗜善好古,久而不衰。宦迹所至,必与邑人士稽考名胜及前贤遗迹之所在。凡忠孝义烈之未经表著者,必扬其隐,以为世风,廉俸所入恒以是罄。黄燮清生

  • 周易函书补义

    八卷。清李源撰。源字春潭,宛平(今北京市)人,一说燕山人,官至知县。此书系其孙李士珩刊于同治七年(1868)。河南光山胡沧晓著有《周易函书》,推本宋儒邵周之说,然卷帙浩繁、编次无序。李氏服膺胡氏《周易

  • 十家诗钞存四种

    四卷。清戴熙(生卒年未详)编。戴熙字醇士,浙江山阴人。以画名世。《粤集》序云:“予学诗久矣,自以无所获,不敢问世。故世罕知予学诗者。”戴熙视学粤前,世人罕知其亦致力于诗也。此书首尾皆精楷,不知何年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