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Jíjīn《姓氏词典》 引 《宋史》载,其注称: “宋有汲津丹尊。”未详其源。
读音:Zhīlí【综】 以形骸支离为氏。《庄子》有支离益、支离疏、支离叔、支离无胀(9,11,17,60)。但宋邓名世认为,《庄子》中之支离疏之辈皆系寓言,未必系人之姓名(7)。似以邓说为是。
读音:Yá【源】 ①西夏人及吐蕃人均有崖氏(91)。②清时汉族已有此姓(23)。③壮族姓(107)。【布】 广西都安(288)、北京、江苏丰县等地均有此姓。【人】 崖葑,清时曾任新宁州(故治在今广西扶
读音:jǔ zǐ【源】 系自嬴姓。春秋时楚灭莒子国,子孙以莒子为氏(6,12,6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嬴姓。春秋时楚灭之,子孙以莒子为氏。”(按:莒,国名,
读音:yòu zǎi【源】 春秋时卫国之官有右宰,其世官者氏焉(7,60)。【变】 后改为右氏(60,62)。【人】 右宰丑,春秋时卫大夫,涖杀州吁于濮(7,6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读音:Shīlì’nà《姓氏词典》引《唐书》收载,其注称:“唐有尸利那·连陀罗。”未详其他。
读音:Bǐbá【综】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氏(425)。
读音:Ān【源】 见《姓觿》(17)。【望】 南宫(17,418)。
读音:Gélài【综】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读音:Xiāngxí【源】 姜姓之别,见《潜夫论》、《希姓录》(63)。《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收载,其注云:“源于姜姓。‘姜姓之别’。”未道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