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é

佘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秦国大夫余之后,由余姓转化而来。二是相传汉代有佘山,居民有以山名为姓者。佘、余两姓可能同出一源。

佘姓早期主要繁衍于新安(今安徽歙县)。唐宋年间,福建、江西、江苏、湖南、广东都有佘姓居住。

佘姓历史人物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北宋佘太君,其夫杨继业曾率杨家将镇守雁门关,抗击契丹入侵,后为国殉职,杨门一家只剩孤寡十三人,由佘太君率领御敌,传为一时美谈。

佘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九位。


【源】 ①春秋时齐大夫之后有佘氏,见《姓源》(17)。②佘丘氏所改(62)。③古有余字,无佘字,余之转音为蛇,见《姓氏寻源》(26,60,62)。故佘氏出自余姓。④蒙古姓(344)。【变】 唐时集贤院学士佘钦,后改姓余(21)。【望】 南昌(17,21),雁门(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等4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佘姓人口77%。【人】 佘文集,隋时考功主事,洛阳人(12,21)。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湖北之监利、利川、老河口,湖南之芷江,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满、彝、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音‘蛇’,从示。唐开元有太学博士佘钦,南昌人。”《姓氏考略》引《姓苑》亦云:“佘,南昌郡人。今新安有之。”②《姓氏考略》引张澍之语云:“古有‘余’无‘佘’。余之转音为禅遮切,音‘蛇’。今人妄作‘佘’,非也。”言外之意:佘乃余之讹。亦一家之言也。③钱大昕称:“佘姓音‘蛇’,即《汉书》‘茶恬’之‘茶’省文。”若是,则佘或出自茶姓。④或为畲姓所改。⑤或为折姓所改。《中国姓氏大全》注“”云:“北宋名将杨继业之妻佘太君,实姓折。山西省保德县折窝村有折太君墓。”

宋代有佘起;明代有佘可材,铜陵人,襄阳府学训导;清代有佘熙璋,宛平人。

猜你喜欢

  • 读音:Xiē【源】 战国时楚相黄歇,号春申君,其后以先祖名为姓(17,62)。【望】 楚郡(17,418)。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考》注云:“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黄姓。黄歇之后。”

  • 毋鹽

    读音:Wúyán【源】 战国时齐国无盐(一作毋盐)邑大夫之后(11,60,62)。无盐,春秋时宿国,战国时为齐邑,丑女钟离春为此邑人,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县东20里。【人】 毋盐益,汉时人,见《容斋随笔》

  • 读音:Pù/Pwu【源】 见《中华姓府》(63)、《康熙字典》(62,80)。即仆姓。 【望】 河南(418)。

  • 鞮婁

    读音:Dīlóu【源】《周礼》春官之属有鞮娄氏,掌四夷之乐,当以官为氏(91)。【变】后改为鞮氏(91)。《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罕见复姓。《周礼》 记载,春官之属有鞮娄氏,

  • 生額齊

    读音:Shēng’éqí【综】 清正红旗汉军西安协领刘绍熊之妻为生额齐氏(260)。

  • 卓勒

    读音:Zhuōlè【综】 清满洲镶白旗中有卓勒氏(259)。

  • 摸西

    读音:Mōxī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sì齐大夫简子赐之后。(见《世本》)仲尼弟子端木赐之后,以王父名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 (按:《广韵》亦注: “斯义切”),其引 《世本》 云

  • 別帖乞乃蠻歹

    读音:Biétiéqǐ’nǎimǎndǎi【源】 元时蒙古人姓(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布德吉鼐满岱〕(24)。《辽金元姓谱》有〔列帖乞乃蛮歹〕氏(33),疑即别帖乞乃蛮氏。

  • 读音:guāng【源】 ①相传黄帝庶子,姑姓之后,封于光(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因以为氏,见《姓源》(17)及《路史》(60,62)。《舆地图》载:古有光国,即今光州(17)。或即指此。②秦末时燕人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