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ā

【源】 ①汉时西域人姓。班勇上八滑为后部亲汉侯,见《后汉书·西域传》(60,63)。按:班勇为东汉班超之子,任西域长史,屯车师国前部柳中(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车师国分前后两部,后部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山中),八滑为车师国后部大臣,随班勇有功,上书封为后部亲汉侯。②明时四川打冲河右所土千户姓八,见《明史》(60,63)。③纳西族姓(151)。【变】 一作捌(91)。【布】 云南宁蒗(151)、山西绎县(324)等地均有此姓。【人】 八通,明时江宁人,正统中任礼部主事(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通海等地有分布。汉族、蒙古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其据 《后汉书·西域传》注云: “西域姓。班勇上八滑为后部亲汉侯。” 班勇,东汉和帝时西域长史。②又据 《明史》 注云: “四川打冲河右所土千户姓八。” 亦少数民族姓。③明代有八通,江宁人,正德中任礼部主事。《中国姓氏大全》注云: “又写为 ‘仈’、‘叭’,或 ‘捌’。”

猜你喜欢

  • 吉石

    读音:Jíshí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味奴

    读音:Wèinú【源】 西夏人姓(240)。

  • 古沁

    读音:gǔ qìn【源】 ①北魏时有古沁氏,见《魏书·官氏志》(60,62)。 ②西夏人姓(24)。【变】 ①后改为沁氏(60,62)。②西夏姓亦译作骨勒(31)。【人】 古沁文昌,西夏武功大夫(24

  • 护诺

    读音:hù nuò后魏西河有护诺氏。(见《北史》)

  • 豆陳

    读音:dòuchén【源】 南北朝时敕勒一部落,以部为姓(425)。

  • 兀納

    读音:Wù'nà《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明史》 注云: “明有兀纳失里。”未道其源。

  • 读音:tuí周大夫颓叔之后。(见《姓源》)汉七国反时,颓当为将军。(见《奇姓通》)东周大夫有颓叔,惠王使与桃子出狄师。(见《左传》)

  • 托羅特

    读音:Tuōluó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什克腾(一作克西克腾)(23,63,260)。【变】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额登之妻为拖罗特氏(260),〔拖罗特〕似即托罗特之异译。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

  • 读音:zuǎn【源】 见《姓苑》(6,60)。史官纂述者之后(60,62)。【布】 唐时义兴(故治在今江苏宜兴)有此姓(6,60)。今台湾高雄、屏东(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纂严,汉高祖时

  • 阳翁

    读音:yáng wēng周景王之孙阳翁伯之后,有阳翁氏。(见《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