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iélǐjí【源】元时人姓。蔑里吉为部落名,以部为氏(24)。【变】①《南村辍耕录》载: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灭里吉氏(13),清《续通志·氏族族略》作默勒吉氏(24),〔灭里吉〕、〔默勒吉〕等
读音:Shù【源】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今大陆分布较广,人数很少,或系戌氏笔误。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云南之邱北,浙江之椒江,陕西之韩城,山西之太原、阳泉等地均有。汉族
读音:Qiě【综】 源出不详。或为笪姓之讹,待考(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 《汉语大字典》音qiè,未注明其为姓。)
读音:Yáng'ài【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喇沁(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喀喇沁地方,为清代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Wùláo《姓氏词典》引《明史》收载。“明有勿劳波务。”未详其源。
读音:Āhè【综】 北魏时改阿贺氏为阿氏,见《魏书·官氏志》(7,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魏书·官氏志》注云:“代北人姓,后改为阿氏。”
读音:gōng shí【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悼公之子坚,字公石,其后以字为氏,见《世本》(6,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鲁)悼公子坚字公石之后。
读音:dá bù gān与“达薄干”同。
读音:Bālǔlàdǎi【源】 元时蒙古人姓(57)。【变】 《南村辍耕录》载,元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八鲁忽歹氏(13)。〔八鲁忽歹〕似即八鲁剌䚟之异译。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巴尔固岱〕(
读音:Bèizhú《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收载,其注称: “元有孛术远”。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