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ǔ

古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为古公亶父之后。古公亶父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他率领族人开荒种地,发展农业,还兴建了城墙和宫殿,使周国逐渐强盛起来。其后代子孙以祖父称号为姓。古姓后人尊古公亶父为古姓的始祖。二是以邑名为姓氏。周朝大夫受封于苦城(今河南境内),后世子孙则以地名“”的音近字“”为姓氏。三是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古姓发源于陕西。随着历史的变迁,古姓广布于全国各地,清朝时期,有远赴台湾者。如今古姓尤以四川、广东为多。

古姓历史人物有古弼,南北朝时北魏官员,善于骑射,官至吏部尚书,因功封灵寿侯。虽每日公务繁忙,但仍勤于读书。因他的头尖,太武帝便叫他“笔头”,人们则称他“笔公”。他为人刚正,曾多次进言直谏,太武帝说:“笔公可称为社稷之臣”。

古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三十八位。


【源】 ①系自姬姓。周太王亶父避狄人之难,去国于岐山(今陕西岐山西北)之下,自号古公,其后因公号为氏,见《风俗通》(7,9,12,17)。 ②古成氏之后分为古氏,见《潜夫论》(12,60)。 ③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吐奚氏为古氏,见《魏书·官氏志》(9,17,21,60)。 ④金时女金人姓,见《高丽史》(71)。 ⑤云南傈僳族以星为原始图腾的古饶时氏族,汉姓为古(150)。 ⑥台湾土著(65)、彝(130)、苗(205)、回、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新安、河内、新平(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7%。尤以四川、广东两省多此姓,两省古姓约占全国汉族古姓人数78%。【它】 ①台湾省古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期间被迫改用古井、古原、古木等日本姓,但仍不弃原古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均恢复古姓(65)。 ②台湾土著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使用过日本姓古田,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改用汉姓古(65)。【人】 古乘,春秋时晋平公时舟人(21)。古弼,原姓名为吐奚爱弼,北魏时代北人,以功赐爵灵寿侯,历位吏部尚书(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湖南之芷江,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白族、畲族、鄂伦春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①其注引 《风俗通》云:“‘古公亶父之后,因氏焉。古公者,犹言先公也。’ 望出新安、新平、河内。”古公亶父乃周之先人,姬姓。故此之古氏系出姬姓,以号为氏。②其注引 《潜夫论》 云: “古成氏之后,‘分为古氏。” (按:本为“苦成”,后音变,或改作“”,古邑名,以邑谥为氏,或省而作古氏。)③又据《魏书·官氏志》注云: “又,代北姓。后魏吐奚氏改为古氏。”④或为鄂伦春族古拉依尔(或译作“古兰”) 氏所改。盖取古拉依尔(古兰) 氏之首音谐“”而为单姓,后又改为 “”。

汉代有古初、古霸; 宋代有古革,琼州教授; 明代有古朴,户部尚书; 又有古其然、古文炳,进士。

猜你喜欢

  • 翁阿哩

    读音:Wēng’ēli【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阿巴噶(23,63,260)。【变】 一作〔翁阿理〕(260)。

  • 读音:Xǔ【源】 见《姓苑》(7,9)。又,庄鼎彝《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载有诩姓,引自《董贤传》(63)。《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源。

  • 白麗

    读音:Báilì【源】 云南独龙族姓(家族名)(104)。独龙族姓氏。云南之贡山有分布,本家族名,或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独龙族》。

  • 读音:Jí【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山东沂水(332)、安徽淮南(362)、河北永清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 读音:Gè【源】 见《姓苑》(7,9,15,21,60)。【望】 代郡(17,418)。【布】 北京有此姓。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部,其注云: “音 ‘各’。”未详其他。

  • 骊山

    读音:lí shān与“郦山”同。

  • 卧考

    读音:Wòkǎo藏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藏族》有载,本部落名,以部为氏。其汉意为 “青”,后或取汉意“青”之音,谐以 “青”音近之汉姓“秦”而改为单姓。

  • 米拉思

    读音:Mǐlāsī【综】 清正蓝旗蒙古护军锡拉之妻为米拉思氏(260)。

  • 苑庚

    读音:yuàn gēng【源】 ①商王祖庚之弟文之后有苑庚氏,见《路史》(60,62)。②春秋时楚庄王以常侍苑庚为上卿,苑庚氏乃其后(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并注其源:①其注

  • 兆齋

    读音:Zhàozhāi女真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总论·同族异氏》载: “金兆斋氏别为赵氏。”其《元·以姓为氏》载: “赵良弼,女真人,本姓兆斋氏,人言讹为 ‘赵家’。”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