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吕
【源】 代北姓(27,60,70,242)。本出蠕蠕,号俟吕邻,入魏随方音变为叱吕引,或省称叱吕,见《官氏志疏证》。考此氏当出俟吕邻部,为高车一部,其先或有入居蠕蠕者,后归魏。并非出于蠕蠕(242)。【变】 ①亦作叱闾氏(60,62)。②后改为吕氏(7,12,17,27,70)。【人】 叱吕勤,北魏高祖太和十三年,蠕蠕别帅,率部内附(27,70,242)。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吕氏。或作“叱闾”。
【源】 代北姓(27,60,70,242)。本出蠕蠕,号俟吕邻,入魏随方音变为叱吕引,或省称叱吕,见《官氏志疏证》。考此氏当出俟吕邻部,为高车一部,其先或有入居蠕蠕者,后归魏。并非出于蠕蠕(242)。【变】 ①亦作叱闾氏(60,62)。②后改为吕氏(7,12,17,27,70)。【人】 叱吕勤,北魏高祖太和十三年,蠕蠕别帅,率部内附(27,70,242)。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吕氏。或作“叱闾”。
读音:Qiūlí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邱氏。一作“丘林”。
读音:Pòduōlán【源】 高平(山西)西牵屯山鲜卑别种破多兰部,以部为氏(27,70)。与破多罗氏同(70)。
读音:Zhēn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古今姓氏收辨证》注云:“黄帝子得姓者十四人,其一曰蒧氏。”邵氏《姓解》曰:“蒧与箴皆音‘针’。”疑葴、蒧、箴,本一姓,传抄之误,后因
读音:Yīniǔ【综】 彝族姓。属乌玛阿黎家支。四川布拖等地有此姓(375)。
读音:Wū'náluó【源】 北齐时三字姓,见《广韵》(6,9,17,27,60)。【人】 乌那罗爱,北齐时人(9,6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广韵》 注云: “虏三字姓
读音:yì小邾子后有绎氏;楚公族有绎氏。(见《路史》)
读音:Cāo《中国姓氏辞典》收载,其注称: “纯回族姓氏。人数很少。”未详其他。
读音:jìn尽言,眉山人,秦桧死,推汤鹏举为侍御史。(见《奇姓通》)
读音:shū lǐ【源】 系自嬴姓。春秋时秦惠王异母弟,名疾,为丞相,封渭南阴乡,其里有樗树,故号樗里子,因氏,见《风俗通》(1,11,15,17,21)。【望】 西河(17,60,418)。【人】
读音:jūn chē代北复姓有军车氏。(见《元和姓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