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司馬

司馬

读音:Sīmǎ

【源】 ①周宣王时重黎裔孙程伯休父为司马(相传为少昊帝所设官,为天下军事长官,《周礼》属夏官),克平徐方,赐以官族为司马氏(1,6,7,12,17)。②春秋时宋公族有司马氏(17)。③春秋时卫公族中有司马氏(17)。④战国时田完为齐大司马,其后有以官为氏者(17)。⑤东晋元帝司马睿,本姓牛,冒姓司马氏(60,62)。⑥有许姓,郝姓改为司马氏,见《魏书》(60)。【变】 ①有改司姓者(60)。②陕西韩城司马迁之后裔,在司马迁被汉帝治罪后,为避难改姓同和冯二姓。【望】 河南(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司马耕,春秋时宋楚丘侯,后改封睢阳侯(21)。


现行较罕见复姓。分布颇广: 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固安、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福建之浦城、贵州之普安等地均有。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重黎之后,唐虞夏商代掌天地,周宣王时裔孙程伯休父为司马,克平徐方,锡 (赐)以官族,为司马氏。其后世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此以官为氏。《姓氏词典》 据 《西京杂记》 注云: “司马氏本周史佚后。史佚出于颛顼之后重黎,休父出于史佚。” 又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失其官守,以诸侯入为王司马,故以邑为程氏,其族别为司马氏。”②或为牛姓所改。《姓氏考略》 注云: “晋元帝姓牛 (按: 《中国姓氏大全》‘牛’ 引作 ‘生’,误),冒姓司马氏。” 晋元帝即东晋元帝司马睿。③又注: “流人许穆之改姓司马。” 此为许姓所改。④又注: “郝惔之亦改姓司马。”则此为郝氏所改。⑤或云: “ (春秋) 晋有司马邬、司马弥牟、司马寅,齐有司马灶,楚有司马子鱼、司马督,宋有司马强,陈有司马桓子,是皆以司马为氏,不独程伯休父也。” 司马氏或改为别姓。《姓氏词典》 称: “今陕西韩城县嵬东乡司马迁故里有其后裔不再姓司马,而是姓冯和同: 一是司马迁因李陵案受宫刑时,其子司马临、司马观,因怕株连,改换姓名,隐居乡里。长子取司马的马字,右边加两点,改姓 ‘冯’; 幼子取司马的司字,右边加一竖,改姓 ‘同’。二是西汉末年,司马迁后裔为避王莽军之乱而改变姓氏,后来,此姓也有改为单姓 ‘司’ 或单姓 ‘马’ 的。”

春秋时宋有司马牛,孔子弟子; 汉代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太史令; 三国魏有司马师,长平乡侯;宋代有司马光。

猜你喜欢

  • 读音:Mì【音】 亦音Mì(91)。【源】 见《姓苑》(15,63)及《新编千家姓》(73,91)。【布】 大陆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晋中地区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山西人口

  • 張官

    读音:Zhāngguān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倉頡

    读音:Cāngjié【源】 相传为黄帝史官仓颉之后(12,17,60)。【望】 冯翊(12)。【变】 一作〔苍颉〕(6)。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黄帝史官,子孙氏焉。

  • 尋盧

    读音:Xúnlú【源】古天子号,有以为氏者(9,63)。《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Yǐ【音】 亦音以(Yǐ)(17)。【源】 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故以为氏,见《集韵》(17,62)。【变】 苡即姒(17)。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

  • 子献

    读音:zǐ xiàn陈桓公之孙子献之后。(见《风俗通》)

  • 商檢

    读音:Shāngjiǎn【综】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永太之妻为商检氏(260)。

  • 读音:luò【源】 ①古有洛国,系黄帝庶子禺阳之后,灭于商,子孙以国为氏(17)。②其先为落氏,后去草为洛氏,见《姓苑》(12,60)。【望】 绛郡(17,418)。【布】 浙江上虞(279)、台湾桃

  • 鸡弥没

    读音:jī mí mò倭王妻姓鸡弥没。(见《北史》)

  • 白公

    读音:bái gōng【源】 春秋时楚平王之孙白公胜之后,有白公氏(9,17,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姓解》 曰: “楚白胜公之后有为氏者。”白胜公,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