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óng

【源】 ①商之支庶封于��,即今同州(故城在今陕西大荔),以国为氏,见《春秋图》(17,60)。②周官典同(《周礼》春官之属,掌调乐器之官)之后,以官为氏(7,60)。【望】 渤海(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同典闵,汉时晋宁人(15)。同恕,元时奉元人,延祐中以右赞善召见,拜集贤学士(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平度、昌乐,云南之河口、邱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藏族、羌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①其据《春秋图》 云: “商之支庶封 ‘��’,即今同州,以国为氏。” ②其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注云: “ 《周官》 典同之后。”典同,周代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调乐器。③又,古西羌亦有 “”姓, 盖由复姓“同��” 氏所改。 见 《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十六国时前凉有同善; 唐代有同谷; 元代有同恕; 明代有同寅 (按: 或作 “仝寅”); 清代有同化麟,顺治甲午举人。

猜你喜欢

  • 读音:Rǎo【源】 ①绕角,春秋时郑地,鲁成公六年,晋楚遇于绕角(故城在今河南鲁山东南)是也。绕后灭于楚,为楚大夫采邑,后因氏,见《姓考》(17,60)。②秦大夫绕朝之后(6,12,17)。【望】 京

  • 得作哇我

    读音:Dézuòwāwǒ珞巴族姓氏,出自石鲫氏,系出苏龙部。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读音:Jǔ【源】 ①西周铜器铭文上所见之古氏(94)。 ②与楀通,见《考工记·轮人》。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布】 大陆北方有此姓(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

  • 读音:Xiè【源】见《姓觿》(17)。 【望】会稽(17,418)。《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收载,“战国有緤错。”未详其源。

  • 读音:Sū【综】 当为苏之别写。清时四川(86)、今台湾台中、南投(68,261)等地均有此姓。

  • 读音:Xiā【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内蒙古包头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倉頡

    读音:Cāngjié【源】 相传为黄帝史官仓颉之后(12,17,60)。【望】 冯翊(12)。【变】 一作〔苍颉〕(6)。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黄帝史官,子孙氏焉。

  • 伊喇

    读音:Yī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三姓(23,63,180)。源出辽时移刺部,入金时以部为氏,至清改译为伊喇氏(23)。【变】 ①辽时称移刺,亦称耶律(23,71)。②后改姓有刘、王、肖、李、黄

  • 读音:pǔ【源】 ①见《姓苑》(15,21)。②清室爱新觉罗氏后裔,以名为姓(62,63)。【布】江苏启东(311)、辽宁沈阳(62)、台湾新竹、高雄、台北、屏东(68,261)、山东垦利、北京等地均

  • 鈕祜祿

    读音:Niǔhùlù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俱予收载。金代,为女真族姓氏,乃女真之白姓。其源有二: ①本为部落名,或以部为氏。②为张姓所改。金有 “钮祜禄